一、互联网技术推动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熟悉的学习环境正在逐渐由“实”变“虚”。它开始以“互联网+”的形态与各行各业融合,催生出多样化的产业形态。例如,互联网与商业的融合催生了众多知名网购平台,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出现了coursera等一系列免费公开在线课程项目。与之相应,数字化博物馆开始向着智慧博物馆发展,虚实融合的博物馆学习环境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开放交互”使博物馆教育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
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信息的获取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曾几何时,博物馆是公认的“公众托管藏品之所”,通常观众只有进入场馆之后才能观察和体验,而博物馆的教育活动等则隐藏得更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之间的边界变得逐渐模糊,博物馆也开始由“被动参与”逐渐变为 “积极互动”。此时,博物馆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平台,公众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获取需要的信息,博物馆将为思想的碰撞提供家园。
(二)“跨界融合”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开拓新渠道
依托互联网平台,用跨界思维融合多方力量,将博物馆与周边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在融合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提高博物馆的运作效能,必然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开辟新渠道。2015年7月,由上海科技馆与上海STEM云中心、上海青少年科学社共同策划的“STEM科技馆奇妙日”活动,为广大青少年科学创新爱好者提供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科学内容,受到了公众的热烈追捧。中国湿地博物馆2016年在公众微信平台最新推出的科普栏目“耳朵游湿地”,以音频形式将湿地知识转化成有声故事定期推送,引导听众主动发现和探索大自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种跨界融合催生的新能量为博物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开辟了新渠道。跨界融合的过程是从“0”到“1”质的飞跃,就像孕育新生命一样,蕴含着行业发展的未来。
(三)“个性尊重”实现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重视与传播,其根本是对个性的尊重,对用户体验的敬畏和对人的创造力的重视。目前,国内许多具备前瞻眼光的博物馆,都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分众化”教育的优势在于受众目标群明确,可以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一方面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观众有区别地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立足某个展览、活动主题,开发一系列延伸和拓展型教育活动,并综合新媒体技术手段,覆盖至各个年龄层的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进行博物馆分众教育,可以拉近教育内容“提供者”与“接受者”间的距离,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对公众体验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不断改善公众对传播内容的体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尊重公众体验将进一步推动社会教育公平,重视受众感受将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二、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教育活动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教育活动的目标,涉及参观者的兴趣、知识、能力、态度等各个方面。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表的《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报告中,“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产生兴趣与学习动机;B.理解科学知识;C.从事科学推理的能力;D.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反思科学;E.参与科学活动,并具有使用科学工具的能力;F.发展科学学习者的自我认同能力。上述目标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作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学习活动目标,反应出博物馆中的科学学习对学习者各个方面的影响,也为博物馆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评价标准,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研发与实施规范化提供了参照。
(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原则
1.体现年龄的针对性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要体现“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以青少年教育为例,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和简单性,设计简单而有趣的科学活动或游戏,并使用鲜艳的色彩营造活动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小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因此可设计具体的主题活动,提供具体的材料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思维的抽象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学实验或小组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为他们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做准备; 高中是逻辑思维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可以将具体问题深化,为高中生提供探讨科学、哲学、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机会。这样,不同年龄的学生都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活动,为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和理解科学提供积极的心理准备。
2.提升活动的互动性
博物馆自由开放的人际氛围,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众可以借助这种人际互动,从他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或者与他人一起完成一项任务。这种与他人共同协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提高了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博物馆应该尽可能的为青少年这一受众群体提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开发需要与他人(家长、同伴、讲解员等)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使他们有机会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青少年可以借助这种人际互动,从他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或者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这种与他人共同协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提高了青少年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结合学校科学课程
博物馆要想吸引青少年观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使他们在参与后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可以是理解了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或原理,也可以是获得一种思考问题的新方式,还可以是情感上的激动、震撼、兴奋等。结合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开发一系列不同的科学活动,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发挥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这样,青少年在参与每个活动时,都能够体验到与其课程相关的科学内容以及它们的具体应用。
4.具有新奇性和趣味性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活动不同于学校的教学,具有更多的自由和开放性。美国学者发现,新颖性是展品吸引观众的重要特征。其实,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无论是展品还是演示,为青少年提供一种新奇的感觉,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体现在材料的搭配和环境的布置上。突出活动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深度和积极思考的程度。
(二)研发与实施策略
1.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现实的学校教学环境与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教学环境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局限。现实世界中的教学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体验,在提升学习者情感和动机方面要优于虚拟的网络环境;虚拟的网络平台和工具则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探究与学习领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开展混合式学习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虚实融合的数字化博物馆中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既包含有传统课外学习的方式,涉及游戏化学习、碎片化阅读等虚拟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也包括了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学习方式。事实上,只有将现实的学习情境与虚拟学习情境的融合,才能既发挥前者动手动脑利用真实数据进行科学探究的优势,又能发挥后者资源丰富、便于协作、分享、互动的特点。
具体而言,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通过设立工作坊或单独设立与学校教学对口的工作团队的形式,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博物馆教育指导或讲座的方式,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如中国湿地博物馆连续多年开展的“绿色三进”系列教育活动(进入学校、社区、大学生社团),就是馆校结合的典范。通过博物馆与学校的项目合作、馆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提升博物馆专业人员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博物馆人员的专业发展途径,为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此外,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与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交流,了解与馆藏展品相关的历史或科学知识,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和案例。同时,在与博物馆的合作之中,逐渐明晰将博物馆资源利用到课堂教学的实现途径。
2.依托博物馆建设青少年网络课堂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教育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博物馆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自然科学博物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博物馆学习的课程、教材教具等已有成果进行数字化,利用视频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和搭建远程教学环境向青少年学习者提供系统化的博物馆教育资源,可以构建更加开放的在线教学环境。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的先进经验可供借鉴。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为例,该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美国主要的自然历史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该馆门户网站主要分为“展览”、“教学”、“探索”、“博物馆研究”、“参观计划”、“日程安排”等若干版块,为在线参观者提供了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探索”版块根据不同的主题来组织教学资源,例如宇宙、气候变化、恐龙探索等。这里以“气候变化”这一科学主题为例,网站将与该主题相关的所有资源按照资源类型划分,其中包括“博物馆中相关展览”、“课程”、“藏品”、“目前项目”、“研讨会等各类资源”等内容,通过这一详细的规划方式,使得“气候变化”这一专题显得十分有逻辑性。青少年参观者通过对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展品参观的在线学习,对相关领域逐步了解,最终对该话题产生全面的了解。
再比如美国的史密森博物学院网站,其在线资源包括150个公共网站以及50个内部站点,由150名全职和兼职网管及网络专家共同监管。这一系列网站可供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进入播客(podcasts)、网络广播(webcasts)、视频、地图、下载教案和海报等,还可以通过Web 2.0平台进行体验。针对博物馆参观的不同阶段,网站的功能发挥也所有侧重。在参观前阶段,预先提供观众信息预览、在线互动和体验、数据库或引擎搜索、素材下载等。而后阶段,除了与观众保持联动,在线满足观众的需求或通过构建网络社区发布参观者的观点,还可通过“在线会议”等提供在线职业发展机会,力求将普通参观者发展为忠实拥趸。
3.数字化学习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为博物馆参观者研发配套的学习资源,将博物馆展示、学习功能与受众需求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学习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基础。为此,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应当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利用馆藏,发掘、拓展藏品功能。依据对象人群的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设计、开发配套教学辅助资源,诸如多媒体教材、立体学习包、教学参考包、在线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