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探讨管理经验 共谋未来发展 ——中国自然博协湿地博物馆专委会第六次全体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举行-范国丽
发布日期:2017-01-10浏览次数: 字号:[ ]

2016年10月11-13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体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宝盛园召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程东红,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常州市科技局局长刘斌,常州市金坛区副区长刘明江等参加本次会议。常州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及全国各省市从事湿地保护和湿地博物馆管理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湿地资源保护、湿地博物馆建设及管理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陈博君主任作湿博专委会年度工作报告,刘明江副区长致辞,程东红理事长发表讲话,与会领导为“中国最美湿地场馆”获奖单位进行颁奖,辽河博物馆、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蒙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凡高展览策划有限公司、肇庆星湖国家湿地管理中心、洋湖湿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6家单位代表就湿地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运营作主题演讲。

中国拥有湿地面积33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但对湿地的概念,更多人仍停留在模糊阶段。对湿地知识普及,有赖于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依托于湿地建立的湿地场馆在普及湿地知识、推广湿地文化、开展湿地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09年11月,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在杭州开放,各类湿地场馆陆续在全国建成。2011年9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全国湿地类博物馆、陈列馆、宣教中心的共同平台。专委会六年来的发展经验,对全国湿地类场馆行业的未来带来有益的启示。

用最美场馆展示绿色理念

今年7月,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委会、中国绿色时报社和百科知识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最美湿地场馆”评选活动揭晓,中国湿地博物馆等10家湿地场馆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称号,盐城丹顶鹤主题馆等7家场馆荣获“最佳”单项奖。在全国范围的公众投票下,共计有超过40万网友参与这次评选活动。

湿地要怎么展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湿地场馆,在建筑设计时就下足了功夫。最前沿的绿色理念,从这些“最美”的场馆中便可见一斑。

坐落于祁连山和黑河湿地边的甘肃张掖湿地博物馆,外形似一棵挺拔在湿地之上的“大树”,叶片造型与馆外苇溪连片的湿地互相衬托。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以“绿丘”为表现载体,整个博物馆建筑如同隐匿在湿地中的山丘,高达30米的观光塔,象征湿地中迸发的新芽。中国盐城丹顶鹤主题馆的外形是大家所熟悉的千纸鹤造型。在广阔的黄海海滨湿地之上,这只 “千纸鹤”于朝朝暮暮之中,默默向人们提醒世界珍禽丹顶鹤的存在。

湖南省长沙市的洋湖湿地科普馆建筑本身每年即可节约用电2.1万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9吨,屋顶既是一个湿地展示系统,也是一个雨水收集净化及水资源内循环系统,实现科普馆用水自循环。青海省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专业场馆创新的将传统地上观鸟改为地下隐蔽式的生态观鸟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鸟类生存环境的人为干扰。

随着人们对湿地保护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湿地科普场馆。未来,一座专业的湿地场馆要怎么建怎么展,专委会将制定权威的建设标准。在今年启动的湿地场馆建设标准项目,参考博物馆条例和各级博物馆评级办法等文件,结合专委会运营多年的经验,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填补行业内的空白。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依托湿地建立的专业科普场馆,将大力推动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范本,成为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以场馆本身传递生态、和谐、绿色的理念。

以展览活动宣传湿地文化

    人们走进湿地,不只是了解湿地的自然景观,传播悠久广褒的湿地文化,更是期待湿地科普场馆肩负更多的担当。怎样吸引人们源源不断走进场馆参观学习?为此,湿博专委会提供了搭建湿地科普宣教的范本,未来,湿地文化展览怎么展,有哪些可以展?湿地科普活动怎么做,有什么可以做?都能从这里复制成功经验。

专题展览的主题围绕“湿地”,看似单调,实则韵味无穷。关于生命科学类展览,有各类湿地动物展、植物展等;关于自然环境类展览,有全国乃至世界湿地展、生态摄影展等;关于人文艺术类展览,有民俗文化展、书法绘画展等。不仅形式内容有了参考,专委会的成员单位还能从中互相引展、借展、换展,形成成熟的展览资源圈。

湿地主题少儿绘画大赛已经举办五届了,逐步成为一项辐射全国的赛事。今年,以“温暖旧时光”为主题的绘画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份7600余幅作品,还有来自日本、加拿大的青少年参赛。像这样形成品牌的科普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专委会已有不少成员单位着手编制科普教育成果教案,将好的经验和活动品牌分享出去,利用新媒体等新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联合打造影响力更大的湿地科普活动,推进绿色环保理念在各地区的普及,宣传湿地多元文化。

从学术研究提升专业力量

每年,专委会都会集结这一年度行业内的优秀论文,并编辑出版,以提升行业理论水平。今年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研究”为主题的论文集,就湿地博物馆如何有效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博物馆展览评估体系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运营与服务创新、中小博物馆与民营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科教活动的创新之举等话题作了客观和深入的分析,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环保人士丰富的工作实践基础之上,通过鲜活的工作实例为依托,对论文主题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和拓展,相关内容对湿地科普场馆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学术研究是湿地科普场馆运营发展的支撑力量,但研究不能止步于文字成果,更要用来指导实践。

专委会秘书处根据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发展需求,对历年成员单位交流会议和专委会年会上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进行整理和分享,包括博物馆展览展示方法、文创产品开发运营、多媒体影院创新建议以及博物馆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等文字和视频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又在今年6月举办了宣教员培训班,包头市南海湿地管理处、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大仰湖湿地群自然保护区、辽河博物馆等成员单位纷纷选派骨干讲解员参加,提高宣教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随着行业先进经验的不断总结,新成立的湿地科普场馆将大大缩短自行摸索的周期,帮助行业新成员少走弯路,形成自己场馆的品牌特色和个性优势。

为国际交流输出新鲜血液

在前期积累了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法国绿色燎原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专委会组织青少年赴斯里兰卡湿地开展“绿色燎原”科普交流活动,带领青少年学习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和教育理念,同时传播中国湿地保护成果。以青少年为主体开展国际间的交流,积极推动他们成为国家间环境保护友好交流的使者,是输出我国湿地文化和保护成果的一个切入点。

另一方面,作为国内领先的湿地类专业刊物,《国家湿地》杂志多年来立足于湿地保护,较好地履行了教育、科普、展示和研究的功能。专委会在今年对《国家湿地》杂志进行了封面改版,在设计上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期刊的特点,同时在内容上继续精益求精,为广大的湿地爱好者提供丰富详实的湿地报道和专业的学术指导。未来,《国家湿地》杂志将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事业最权威的宣传载体之一,国际最新的保护理念、最好的保护经验、最全的保护成果,都能在这里看到,使之成为湿地文化输出的另一个切入点,通过纸上的交流,加快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