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揭开喀麦隆尼奥斯湖瞬间杀人之谜
发布日期:2016-11-01浏览次数: 字号:[ ]

文/许韦琪

喀麦隆共和国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高原国家,其自然地理风貌相当丰富,由于地质与文化的多样性,素有“小非洲”的美誉。在距离喀麦隆首都雅温得西北部约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湖泊——尼奥斯湖。

尼奥斯湖属于火山湖,坐落在一座休眠火山的火山口中,湖水终年碧蓝澄清,湖边绿草萋萋、植被丰厚。湖区周围的山谷中,曾经生活着上万户居民,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区。但是,这一切都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彻底改变,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从天而降,尼奥斯湖也因此成为传说中惊悚恐怖的神秘“死亡之湖”。

1986年8月21日,尼奥斯湖附近的居民们和往常一样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夜幕降临后,人们陆续开始准备休息,突然,平日安然静谧的尼奥斯湖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借着微弱的月光,人们惊恐地看到,尼奥斯湖的湖面上腾起一股巨大的水柱,随即,整个湖面沸腾了起来,湖中掀起的波浪直冲岸边,撞击出高高的水墙。紧接着,似乎有一阵大风从湖中呼啸而起,夹着令人窒息的恶臭向人们袭来……

第二天清晨,闻讯而来的救援者发现,尼奥斯湖周围的村落里,房屋等建筑物完好无损,但街道上却死寂一片,几乎没有人走动。进入房屋内,则随处可见一具具遗体,死去的人们有的表情痛苦、眼神惊愕,有的显得比较平静,有的口鼻中还有已经凝结的血块;村庄中的家畜、家禽也大多已经死去,就连体型庞大的牛、马等也不例外。平日澄碧如镜的尼奥斯湖变成了褐红色,并且浑浊不堪;湖面上飘浮着无数的死鱼,还散发出缕缕雾气,随风向岸边飘送,气味令人作呕;湖边的青草、树木也变得发黄、枯萎,树林中、草丛中到处是野生动物的尸体。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灾祸中,至少有1800人被夺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和野生动物丧生。距离尼奥斯湖的加姆尼奥村受灾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

尼奥斯湖离奇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喀麦隆政府派出本国科学家调查的同时,还邀请国际权威科学人士来共同解开谜团。

各国科学家组成的调查组到达尼奥斯湖区后,通过研究事发现场情况,首先排除了烈性传染病、生化武器等可能性。那又是什么神秘力量能够使这么多人短时间内死于非命呢?专家们发现,在这次灾难中,死去的村民和牲畜大都没有留下太多挣扎的痕迹,像是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的,很可能是因窒息而死。接着,通过探访据幸存者,调查组了解到,事发当时,尼奥斯湖曾巨浪翻滚,响声震耳,人们还闻到臭鸡蛋般的味道。

调查组调阅了当地有关地质资料,发现尼奥斯湖位于一座处于休眠期的火山口中,是一个典型的火山湖(火山喷发后形成火山口,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地下水等原因在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火山湖),它所在的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400年前。那么,会不会是尼奥斯湖底的火山喷发了,火山中的有毒气体漫溢开来导致人畜死亡的呢?

专家们来到尼奥斯湖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里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因为如果火山喷发的话,熔浆流之类的沉积物必然会从湖底冲上来,在火山口顶部留下痕迹,但专家们并没有在顶部发现这样的痕迹。也就是说,这场灾难并非缘于火山喷发,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调查组决定从尼奥斯湖中寻求答案。专家们在湖中采集了大量水样,测量水温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温并未出现异常,硫化物和氯化物的含量也比较低,但湖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个测量结果再一次排除了火山喷发的可能性,因为如果火山喷发势必会使湖水温度升高,并且还会释放大量的硫化物和氯化物。那么,湖水中含量异常偏高的二氧化碳会不会是罪魁祸首呢?

就在调查组的专家们进行一系列调查取证的同时,医疗部门对在此次惨案中遇难者的尸检报告出来了,结果显示,真凶就是二氧化碳。科学研究表明,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确实能够对人体造成致命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只有0.035%,当其浓度接近1%左右时,人体就会出现头痛、眩晕和幻觉等症状,当其浓度达到17%以上时,人体在几秒钟之内就会丧失知觉,甚至死亡。但是,发生事故的村庄是处于露天的环境之中,和尼奥斯湖又有一定的距离,据初步估算,要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死亡,至少需要175万吨二氧化碳,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真的是来自尼奥斯湖,那么在释放之前又是如何隐藏于湖中的呢?

调查组对取到的尼奥斯湖水样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经过对其所含二氧化碳化学组成的分析,发现尼奥斯湖湖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与地面下很深处的二氧化碳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是地面下很深处的二氧化碳通过地壳中的岩石裂缝逃逸至湖水中的。

在尼奥斯湖灾难发生之前,湖泊专家们在对其他火山湖进行研究时曾发现,在许多火山湖周围有溢出的火山气体,其中最常见的是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些气体来自于地下深处的岩浆,由于湖水的压力,大部分被“困”在水底。

专家们估计,每年从尼奥斯湖下的岩浆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大约有5000吨,这些气体穿过地壳进入湖底。尼奥斯湖是座深水湖,最深处有146米,湖底水压大约相当于湖面水压的20倍。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所以在尼奥斯湖的湖底,积压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世界上的火山湖有很多,出现大量气体突然溢出造成灾难的寥寥无几,如此大规模的横祸更是绝无仅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将尼奥斯湖与其他火山湖进行细致的对比后,专家们发现,大多数火山湖每年都会有释放二氧化碳的机会,比如每到冬季,由于气温较低,表层湖水的水温下降速度要远远高于下层湖水,下层较温暖的湖水密度小于上层的湖水,就会上升,从而形成湖水的循环。当最深处的湖水上升时,水压下降,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就会释放出来,这就避免了二氧化碳等气体长时间的堆积。而尼奥斯湖位于赤道地区,常年受到阳光照射,使得表层湖水温度始终较高,底层湖水温度始终较低,湖水无法循环,湖底深处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这就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用一个常见的事物来进行类比的话,积压了大量二氧化碳的尼奥斯湖就像一瓶融满了气体的汽水,而湖水的压力就相当于瓶塞。众所周知,当打开汽水瓶塞的时候,其中的气体失去压力的束缚,会喷涌而出。那么,尼奥斯湖灾难发生时,一定是有外力打破了湖水的平静,减弱或者消除了湖水对底层二氧化碳的巨大压力。但是,前期的考察已经表明,当晚,尼奥斯湖所在的火山并没有喷发,打破尼奥斯湖平静的外力到底来自何处呢?

经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专家们最终得出了结论:灾难发生前,尼奥斯湖一带连续几天降雨,从而引起了山体滑坡。事发当晚,尼奥斯湖南部一座高出湖面大约100米的山崖坠入湖中,打破了湖水的压力平衡,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湖水被外力从底层推向水面,极大的压力瞬间释放,使得湖面波涛翻滚并发出巨响。同时,翻涌的湖水翻动了湖底的泥沙,这也是人们看到平日澄清的湖水变得橙红浑浊的原因。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从湖中逃逸而出后,和其他毒气一起混合在一起,成了让人畜瞬间窒息的隐形杀手。这些气体附着在地表开始向湖区边缘扩散,就像洪水一样沿着山坡向下倾泻,而位于山谷中的村庄首当其冲,于是,这场巨大的灾难便由此引发。

尼奥斯湖惨案终于真相大白,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科学家们研制了一套排气系统,其原理相当于将吸管插入汽水瓶,从而排出底部气体。经过多年试验之后,2001年1月,喀麦隆政府在尼奥斯湖成功安装了排气管道,将湖底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排出,有效地遏制了气体的大量积压,起到“排气防喷”的效果。同时,还安装了监测二氧化碳含量的太阳能警告系统。

恐怖的“杀人湖”制造了瞬间杀人的悲剧,但人们最终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并找到了制服“恶魔”的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科学力量的保驾护航下,悲剧将不会重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