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伟大的佛陀慈悲开示:“一碗水有八万四千虫。”
黑河湿地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滔滔的黑河水在祁连冰川孕育,自鹰落峡喷涌而出,滋养了河西走廊315万亩湿地。这一条条溪流、一座座库塘、一片片沼泽,都是“一碗水”。慈悲的湿地,不知到底孕育了多少有情众生?
乐 园
一座座林立的高楼,把鸟儿的家园霸占。一股股横流的污水,把它们逼得无处安身。是谁,慈悲地接纳了那些无奈的生命?是湿地!湿地慈悲地接纳了这些有情众生,世世代代演绎着自然的爱心和力量。
君不见,那些日益增多的水鸟,犹如回到了阔别的故乡;君不见,那些穿梭嬉戏的小鱼,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源泉;君不见,那些饥渴的候鸟,又扇动起了康复的翅膀;君不见那些绚丽的花草,竞相把生命绽放。
芦芽在每一个春天最先招唤。春天,从此蜂拥而至。湿地的每一根草,都绿得那么鲜活,在清净中丰富着多彩的世界;湿地的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坦然,从来不去炫耀自己的颜色。在远离喧嚣的地方,那一洼洼的湿地、那一片片的绿色,把“生命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诠释得淋漓尽致。
净 土
黑河湿地的夏天,莲花如期开放。虽没有《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胜景,也没有“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柔情,却有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惊喜。硕大的荷叶昭示者生命适应地域的答案,粉嫩的莲花向西北内陆的人民宣示了佛陀无处不在的慈悲和爱心。
还记得那个冬天给滞留湿地的候鸟投食,一把把散出去的,不仅仅是鸟类的食物,还有黑河湿地人民的慈悲和善良。刺骨的河水里,天鹅在做着康复后的倘佯,把眷恋寄存在岸边,去找寻羁留的地方。生命,因为有了爱的施舍,就变得格外真实而富有含义。
生活在湿地周围的人们,得到湿地的慈悲护佑,对湿地有着最深切的感悟。他们最懂得每一块草皮都是他们生存的资源。呵护湿地,就如呵护心灵深处的菩萨,满脸的虔诚。就连结满果实的水稻,都会垂下感恩的头颅。那只白鹭,最能体会他们生活的变迁,每年都像看望亲戚一样来看望他们。距离,就是他们关系的最好见证。
心 莲
是谁,硬生生地把湿地涂鸦?播下去的是金黄的玉米,收获的却是凌乱的秸秆。是谁,把污垢堆砌?倒下去的是生活的负荷,得到的却是良心的谴责。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都无法弥补湿地带给我们的馈赠。《寂静的春天》已经播下了自然界最善良的种子,瓦尔登湖的阳光还破不开大工业时代的迷雾吗?
放下繁重的负荷和执着吧!只有身处湿地,才能被湿地的慈悲熏陶和感染,才能听得见众生呼吸的声音,才能找回生命的本源。走进湿地,体会出世的清净,就如步入了一个生命的禅院。
生态文明的钟声已经敲响,美丽中国的画卷已经展开,青山绿水的乐园就是众生心中的净土。那朵圣洁的莲花也该到了开放的时候了。慈悲的湿地,再也经不住沉重的负荷和过度的摧残。
……
枕着湿地的绿草,你的梦,那么美丽。
嗅着湿地的花香,我的梦,就在脚下。
慈悲的湿地,心中有一朵莲花,在静静地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