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之一,也是整个亚洲地区最长最大的水系。如此庞大的水系滋养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水生生物,诸如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等等。当然,鱼类是主力军。长江上游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足以和亚马逊河以及维多利亚湖相媲美。而在这些千奇百怪的鱼类中间,包括了许多体型较大的神秘鱼族。“千斤腊子万斤象”,这是长江中上游渔民分别对中华鲟、白鲟的形象化描述。中华鲟身形巨大,气势磅礴,是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俗称鲟龙鱼、鳇鲟、大癞子、黄鲟、着甲、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主要生活在东海和长江流域中。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一说,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秦朝时期,更被秦始皇尊称它为神鱼。在古籍《诗经》、《尔雅·释鱼》也曾对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有所记载。自古以来,中华鲟就因为难以得到而被当作皇族贡品。
中华鲟是世界第三大鲟鱼,前两位分别是高首鲟和大西洋鲟。中华鲟的一般体长为2.5米,成体的中华鲟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大个体可达 500公斤以上。中华鲟体形近似鲨鱼,鳞片呈大型骨板状;头部尖尖的,口在颌下,是一种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三千多万年的历史。在它们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它们并不像其他鱼类那样拥有巨大的骨架,只有软骨,但是它们周身外侧却长有骨质的鱼鳞,虽没有完全覆盖鱼身,但却排列成行;尾为歪形尾,有很多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
但中华鲟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它们坚硬的头骨以及坚硬的鳃盖,就像威风凛凛的铠甲头盔;有较大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因此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称为“软骨硬鳞鱼类”,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大型的鱼,眼睛却非常小,而在中华鲟口的前方,长有四条短须,这四条短须可以感知水中的震动。中华鲟全身布满感知器官,这使它们拥有灵敏的电感,再加上敏锐的嗅觉,可以让这种视力极差的大鱼准确地定位猎物。中华鲟体大身重,却性情温顺,是一台不折不扣的河床吸尘器,各种底栖生物,包括小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植物碎屑它们都不会放过。中华鲟的嘴巴很特别,虽然没有牙齿,却可以伸缩,是吞食泥鱼的绝佳装备,一吸一收间,食物尽吞嘴里。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到9-11月间繁殖的季节,中华鲟就会由海里出发,从长江河口艰难的逆流而上,历时一年,行程上千公里,回到它们的出生地金沙江沿岸,并产下自己的后代。正是这种看似麻烦的洄游特性,使中华鲟的幼崽可以避开海洋中复杂的环境,又能在成长阶段获得长江流域丰富的饵料资源。在中华鲟的洄游途中,它们表现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实在令人赞叹。
中华鲟的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沿长江顺流而下,最后到大海中去。十余年后,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所以人们给它冠以 “中华”二字。
中华鲟成熟期长,平均寿命为50岁左右,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在自然界成活率很低。
1983年,葛洲坝水利工程竣工,这座大坝将多年来中华鲟的洄游路线拦腰截断;2008年,就在葛洲坝上游20公里的地方,三峡大坝竣工。这两座大坝彻底改变了长江的水文条件,加之水质污染和有害渔具的滥用,使得亿万年的物种中华鲟成了濒危物种。为了留住中华鲟,人们在葛洲坝下游修建了“中华鲟研究所”。每年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到葛洲坝下,雇用渔船在坝下打捞被阻拦的中华鲟,然后再通过各种手段实施人工繁育,将产后亲鱼和它的子女全部放归自然。二十多年来,通过人类的不断努力,经过人工繁育后被放入长江的中华鲟幼苗已经有三百万多条。与此同时,人们对长江水域的保护也渐渐重视起来。有的专家认为,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已经建立新的繁育场。人们希望通过努力,可以留住这个濒危的物种,可以帮助已经生存了数亿年之久的 “长江鱼王”,可以在养育它的大河里永远的生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