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作中,燕与雁是被诗人吟咏最多的鸟类,如果说以燕入诗表达了春光旖旎,那么雁字频现则更多地表达了奔波与离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从这些古诗名句中可知,雁是一种迁徙类动物,往返于寒暖两极,是标准的“驴友”一族。
白额雁是雁类中的重要一员,它们对季节特别敏感,对气候特别关注,越冬迁徙是每年都必须进行的艰难跋涉,除了筑巢繁殖下一代,它们不是在飞翔的路上,就是在为越冬做准备。这种外形似鸭,头顶暗褐色的雁类,一看就能与名字对应起来,白额雁归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体长64—80厘米,体重2—3.5千克,是个体较重的鸟类,遍布于欧亚大陆,它不仅是知名的“湿地驴友”,更是名符其实的“素食驴友”。
白额雁又叫花斑、明斑,上体大多灰褐色,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下体白色,杂有黑色块斑。外形看上去颇像鸭子,而生活习性也不同于鸬鹚、秋沙鸭、海雀、潜鸟、海燕、鹈鹕、翠鸟等食鱼鸟类,它们以素食为主,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为食,秋冬季则以水边植物,如芦苇、三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等为食,尽管偶尔也吃农作物幼苗,但始终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不殃及湿地鱼类。
白额雁出身于苦寒之地,寻求着温暖之春,宋代范仲淹有诗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无留意”,只因寒冬威胁生存,奔波去衡阳,只为寻求温暖庇护。白额雁繁殖在北极寒圈,像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白令海峡、北美洲的北部、欧洲西部以及格陵兰岛的西部等地,越冬则在北美洲、欧洲及地中海附近。白额雁在我国分布较广,在河北、山西、内蒙古、东三省以及长三角地区、西藏、新疆等地都有它们的身影。每年冬季,白额雁都会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农田。我国著名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以及浙江的西溪湿地、瓯江流域都有越冬的白额雁。
白额雁约在每年8月末至9月初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中国是它们避寒取暖的理想场所,雁队的“人字阵”通常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奔波,于9月末至10月初抵达目的地,10月下旬的这段时间里,会陆续有大量的白额雁迁来,最迟迁徒至11月初。白额雁的迁徙特征是昼伏夜行,好比当前热衷于夜间行走的“驴友”,晚上长途飞行,白天停息下来觅食和休息。做“驴友”的途中也有同道中人,即那些豆雁、鸿雁也常与它们一起歇息,这或许因为它们相近的食物构成和要求的栖息环境较为一致的关系。
“驴友”白额雁是有着团队精神的,再远的旅程也不单独行动,无论飞行、休息和觅食均成群结队,即便到达越冬地后,也分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天气晴暖时活动比较积极,阴雨冰雪或大风天气时则背风集成小群,共御严寒与恶劣气候,这种共赴艰难共渡困境的“驴友”精神确实堪为鸟类表率。
白额雁除了追逐温暖进行越冬之旅外,通常在春暖花开的5月份结成小群到达繁殖地,各自去寻找适合的营巢地点,因为是旅行者,所以每年都得在不同的地方筑起新巢,开始营巢后,跟随成鸟到达繁殖地的幼鸟和亚成鸟便离开成鸟,单独组成一个群体,在整个苔原地带漫游。一般营巢在河流与湖泊密布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筑巢于较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
每年六月中旬,白额雁开始产卵,基本每天产一枚,窝卵数通常为4至5枚,最多可达7枚,最少为3枚。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孵化期为21至28天之间,雏鸟孵出后的第二天就由成鸟带领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活动,早早尝试起了旅行者独立生存的体验,虽然要经过45天的磨砺才能飞翔,但从小就缺少娇生惯养的白额雁与其他鸟类相比,确实多了许多“驴友”的潜质,以及自幼的生存考验,这为它们成年后进行长时间的超长旅行打了下很好的基础。
白额雁过去一直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但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现在已很少见到湿地“驴友”的身影,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