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穿越”时光的黄龙溪
发布日期:2014-01-03浏览次数: 字号:[ ]
     “一半街巷一半水,觥筹歌舞几时休”。前不久,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们造访了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川西古镇黄龙溪,欣赏了这个茶马古道上千年水码头的绝妙风光,品味川西古朴的风情民俗和古老的农耕文化,领略天府远古历史的神韵……     溪水浸润千年的黄龙溪依水而建,外有河流围抱,内引溪流入城,自古是天府成都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俗称“黄龙见水,溪通古蜀”。它因倚靠府河、锦江而厚朴,更因一条溪流穿越而灵动。史记公元219年,黄龙现武阳赤水九日,溪水浊江水清,呈现黄龙吉兆,诸葛亮等800大臣以此为征兆拥戴刘备称帝,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还亲笔隶书题字,沉龙形鼎于黄龙溪江中,作为刘备登基祭典。诸葛亮南征,也在此屯兵牧马。因此,黄龙溪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风水宝地。     黄龙溪至宋代已是茶马古道上以大宗茶叶交易为主的镇市,舟楫如梭,商家如云,文人荟萃,水上交通更加繁忙,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年水码头。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夜便是停宿黄龙溪。所以,也形成了“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日有千人恭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荣景象。      一座嘉庆老龙门,百年沧桑;满街川西古院落,千载古韵。目前,黄龙溪是川西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镇,汇聚了成都平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院落建筑精华。青石铺就的街面错落有致,两侧清代前店后居联排式店铺民居,均为檐廊式木穿结构建设。青瓦塑脊,雕花窗棂,飞檐翘角,竹编夹壁粉墙,以糯米汁调和灰浆桐油粘结砌筑的封火墙更是雄浑厚重。古街古巷、古树古庙、古衙门、古民居、古码头、古堤堰及古崖墓浑然一体,尽显历史的沧桑,使古镇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龙溪因龙得名,因水而灵,潺潺溪水流淌着许多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它以“古榕藏龙头,寺院收龙尾”为特色,龙头藏于王爷坎镇江寺,龙身游走东大门龙形古街,潮音寺是龙的七寸,龙尾收于古龙寺。寺中有龙,龙中有寺,佛教文化与龙文化相生相长,构成了黄龙溪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步入西寨门即见“神龙抬头”、“龙颈飞瀑”等景观,龙潭灵水自上而下,仿佛穿越千年而来,由龙潭广场倾泻流淌,将勃勃生机和灵气一路传递下去……     目随溪远,涓涓水流,或缓或急、或左或右、或合或分,迂回流淌,以水型勾勒出“虽是人做、宛自天成”的隐形龙身形态。缘溪而行的清荇绿荫,细叶翠柳婆娑夹岸,拙朴亭桥卧波溪上,石隙绿草浮水轻摇,嶙峋怪石散落其中,石龟、石蛙匍匐水面尽显萌态。穿街走巷的清风挟带着湿漉漉的气息,温润美好,古镇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幽静秀美。虬枝老树、旧时水碾、水车、水井、石磨,为龙身增添了浓郁的灵动气息,体现了水生龙趣、与龙共舞、真龙内中藏的意境。     飞檐翘角的河边吊脚楼,鳞次栉比的茶楼店铺,乌黑发亮的门板、蜀韵十足的木招牌,尤其是商铺高挑如旗、迎风招展的布招幌,在风中不停地招徕着游人,周边青烟缭绕的古刹,飘飘渺渺的钟声,处处飘逸着古风古韵,展现出一幅淳朴的川西民俗风情图,再现了千年前的茶道、酒道、玄学、婚庆、青楼、戏曲等历史文化遗产。     潺潺流淌的溪水让弯弯曲曲的石径古道变得灵动飘逸,充满生机,宛如贯穿于生命的脉络,构成了曲径通幽、无限延伸的一处处美景。街中的小溪是人们游玩的天堂,来到这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想赤脚下去,与水来个亲密接触。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三五成群,或是在溪水中嘻戏,或是在耍逗水磨、水车……一条清溪,洗涤了游人的眼睛与心灵,心境一下子神清气爽、平和欢快了起来。     最具特色的还是街两旁、河堤上、竹林下的茶肆,简单雅致的竹桌、竹椅,精巧玲珑的茶具,成为古镇一道迷人的风景。人们依水而坐,把一壶清茶,抓一把瓜子,品茗闲聊、棋牌娱乐,听洄澜拍岸,闻曲声悠远,眺望水边迷蒙的景致,体味“在水一方”的意蕴,收获“老家的记忆”,尽享天府慢生活的清爽惬意,真是别有一番浮于水云间的韵致,宛如世外桃源……     沿街而行抵达滴水漫滩,一个高出水面约6米的大型黄龙摆尾造型在鹿溪河边跃入眼帘,与西寨门入口处的“龙头”遥相呼应。黄龙从这里开始甩尾,龙头流下的溪水汇进府河,从而构成完整的“黄龙见水”景观。     人在街中行,街在画中生。走在黄龙溪的古街上,彷佛穿越时空隧道,到了千年前的川西古邑,在客家人的历史中穿行,每一步都走过了客家人无数的岁月,一种超脱的宁静与自然就这么突然涌入心间。不错,这里是需要用心灵体会的净土胜景,任何美好的形容词在这美景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千年古镇,凝聚了多少先古的智慧,拥有多少先古的精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