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湿地动物迁徙大领略
发布日期:2013-07-09浏览次数: 字号:[ ]
    为吃到美食、躲避寒冷,找到最中意的情侣,发现最好的地点生儿育女,动物们总要非常奇特地“动、动、动”。惊心动魄的大迁徙,使动物变得越来越神秘。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的眼中,史诗般的动物迁徙,甚至充满了对征战地球的眷恋与至死不悔的探险情缘……这种迁徙,不仅影响了动物的生活,而且奏响了它们的心灵。大迁徙,塑造了一种执拗的性格,独特而统一的性格,虽辗转千万里却连贯一致的性格。山水漫漫隔断,但动物迁徙印迹却连绵不绝。   中沙锥:长途迁徙之王     中沙锥是动物界最勇敢的飞行者,堪称“长途迁徙之王”。当看到中沙锥粗壮的身体和超大型号的喙,你可能会认为它们只是普通的鸟儿,并不擅长飞行。事实证明你错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其貌不扬的褐色涉水鸟,能在3天时间里飞行6437公里,中间不停下来休息或进食,而且迁徙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96公里。     瑞典科学家惊叹这种鸟儿的迁徙能力,把它比喻成天空中忍饥挨饿的“骆驼”。因为它能够一次性不间断地飞行数千公里,这是科学界首次发现鸟儿具有如此强的长途飞行能力。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1年新一期英国《生物学通讯》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他们跟踪了一些在北欧和俄罗斯栖息,但最终迁徙到非洲过冬的“中沙锥”的飞行情况。其中,被绑上追踪器的一只“中沙锥”,在48小时内飞行约4500公里的路程。要知道,这种长距离飞行能力,已经可以与一些飞机媲美。但飞机是装备大油箱的飞行器,小小鸟儿乃是肉身肢体呀。     中沙锥的羽毛呈褐色,体型跟小鸽子差不多。它们平时用长长的嘴巴在淤泥里寻找昆虫和蠕虫,乃高蛋白的“食客”。研究人员认为,“中沙锥”的长途飞行能力,不仅靠高蛋白,更是在自然环境中耐苦锻炼的结果。具备长途飞行能力的“中沙锥”,可能秉承了祖辈“宁累死,不停歇”的遗训,用顽强的毅力书写了“迁徙奇迹”。因为这样连续不断地飞,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够躲避迁徙途中的天敌,也能减少因在陌生地区停留感染疾病的机会,如果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其飞翔能力更强。久而久之,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优胜劣汰,长途飞行能力被坚韧地保留在它们的血统中,成为“中沙锥”种群的神奇能力。     每到春天和秋天,中沙锥就会飞过英国上空,但由于数量锐减,海岸地区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涉水鸟,一般夏季在东欧繁殖后代,冬季在非洲度过。相比较而言,大部分候鸟,也会进行每年两次穿越全球的迁徙之旅,但中途基本都会停下来休息和进食。瑞典和英国研究人员在雄性中沙锥身上安装电子追踪器,发现这种鸟儿进行的是中途没有停顿的“马拉松式飞行”。     研究人员发现,中沙锥在飞行中并未借助顺风的优势。记录结果显示,8月,一只中沙锥在3天内飞行6170.22公里,从欧洲飞往非洲。另一只在3天半时间里飞行了7153.53公里,而第三只则在48小时内设法飞行了4620.43公里。瑞典隆德大学的雷蒙德·克拉森博士发现,春季它们又进行了类似的耐力飞行。在中途没有歇息的飞行过程中,中沙锥的飞行速度保持在每小时53公里到96公里之间。     中沙锥具有“执拗”的个性,在它准备进行长距离飞行,即便有合适的中途停留点,或者飞行中遇到逆风,不管有多艰苦,它也不会中途停下来。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协会的格雷厄姆·马奇说:“中沙锥的样子,看起来不像很擅长飞行,它们长着笨拙的大嘴巴,因此它们连续飞行那么长距离,确实令人感到很吃惊。一些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需要经常停下来休息和觅食,因为它们的储存能量的水平很有限,意志力也明显不足。然而,中沙锥虽然在飞行过程中,遇到很多可以停下来觅食的地方,但是它们仍然坚持继续飞行,不断地飞下去,直达目的地——变成了一种嗜好。真让人叹为观止!”       螃蟹大军:铺天盖地     大家知道,每年进入12月份,圣诞节的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在浩瀚的印度洋上,有个弹丸小岛,就叫“圣诞岛”。为何取名“圣诞岛”呢?原来,每年10月底以及1月初的雨季期间,也就是圣诞节前后,居住在丛林里的红色螃蟹,以数亿万计的数量大规模迁徙,目的地就是大海。此间,这座小岛就会被一片又一片红螃蟹所覆盖,就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红地毯,这乃大自然的奇观。     据估计,圣诞岛上大约有上亿只红蟹,这些红蟹能把公路淹没在一片鲜艳的红色当中,在万米的高空也清晰可见。一旦红色小螃蟹在海洋里度过幼虫期,它们就会爬上海岸,迁徙到该岛中部的雨林里。虽然这些螃蟹很小,但是它们的数量非常惊人:每只成年母螃蟹大约产12万个受精卵。如果照此计算,恐怕总数会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由小螃蟹构成的“红潮”,覆盖了整个海滩,在整个城镇和整条黄金线路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圣诞岛本是澳大利亚领地里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岛上大约有1400个居民和多达1.2亿只圣诞红蟹。非常幸运的是,这些螃蟹并不是食肉类动物,不至于互相残杀或掠杀其他动物。而且,一年一度的数千万只螃蟹迁移到海里产卵,场面是非常壮观的,已经成为旅游胜景。 谁会想到,小小的圣诞岛,让它闻名世界的,竟是这不可多得的红蟹迁徙奇观。虽然在人类眼中,由小红蟹组成的“红色军团”,壮观无比;但对于小红蟹来说,这是它生命当中最大的一次冒险行为,失水和日晒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因为圣诞岛红蟹,平时生活在丛林中,以吃枯叶和花朵为生。它喜欢呆在潮湿阴冷的地方,一旦离开洞穴,就意味着它们的生命暴露在了未知的危险之中。一旦降雨减少或者停止,红蟹们如果不能迅速找到阴凉地带躲避日晒,很快就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去。     而车辆的经过,更是让小红蟹猝不及防的灾难。不少可怜的红蟹还没有到达大海,就已经被车辆压成了“红蟹馅饼”,变成了蚂蚁们的美餐。圣诞岛国家公园的首席看守员马克思说,自从澳大利亚政府在圣诞岛建立难民安置点后,岛上的车辆就多了好几倍;不少可怜的红蟹在大规模迁徙时死于非命。红蟹即便到达了海边,在产卵后也不一定能够回到它们在丛林中的家。为保护圣诞岛一年一度大迁徙的红蟹,圣诞岛的居民们做出了各种努力,很多圣诞岛上的司机都练就了一手高难度的开车技巧。雨季期间,常见他们在公路上玩“蛇形”驾驶,为的就是避开路上可爱的小红蟹。孩子们还在不少道路两边,竖起了“保护红蟹”的标语,提醒来往的司机要小心再小心。     尽管这样,国家公园看守员每天一早都要把圣诞岛巡逻一遍,将红蟹迁徙经过的主要道路情况做一个汇总,然后决定是否要关闭公路,以保护那里正在迁徙的红蟹。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做了将近20年。在一些无法关闭的主要道路上,富有创造力的护岛人还专门划出了“螃蟹专用通道”。他们用光滑的塑料将道路两边拦起来,让迁徙的螃蟹沿着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桥梁”和“隧道”,前往海边产卵。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因“车祸”而丧生的红蟹数量。     至于吃枯枝败叶的红蟹,为什么具有长途迁徙的体能,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对迁徙中红蟹的体液取样,发现红蟹体内的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激增,在激素作用下,葡萄糖开始发挥作用,为长途跋涉提供能量支持。同时,红蟹的内分泌系统中也储备了足够多的糖分,完全可以支撑它们返回位于雨林的老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