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中部,京畿要地的海河流域,京津石三角地带的中心腹地,有一处以景色秀美水质良好而著称的“华北明珠”、“北国江南”,这就是白洋淀——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湿地,也是我国北方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湖泊和沼泽湿地。
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85.6%位于河北省安新县境内,主要景观为水、沼泽、芦苇、荷花、香蒲等。作为中国河北腹地的一处自然文化名胜,这片水域以“淀”命名,显得十分别致,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白洋淀水域构造的独特。
白洋淀和中国南方的湖泊以及北方的人工水库的确区别很大,366平方公里的面积,使得它和我们惯常所见的北方其他水域一样具有“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雄浑浩渺,但它又被36个村庄、3700多条沟壕以及8万亩苇田分割成了143个大小不等、相互通连而又各自独立的淀泊,最大的有两万多亩,最小的则不到百亩,从而形成了淀中有淀、河淀相连、沟壕纵横、水域宽阔平静的神秘布局。
使白洋淀家喻户晓的原因,不仅是湖光山色的宜人和水上迷宫般的自然景观,还有地理位置上的独特。
白洋淀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南距石家庄189公里,上游有九条河流汇入,素有“九河下梢”之誉,下通渤海,过去是连接河北省内陆和渤海的主要水上交通枢纽。
目前,作为整个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三大城市腹地的白洋淀,在缓洪滞沥、涵养水源、补充周边地区地下水、调节区域间小气候、为鸟类和各种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白洋淀环境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华北水环境状况的晴雨表——不仅关系到水乡的景观,更关系到整个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白洋淀被称为“华北之肺”、“华北之肾”。
二
2002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白洋淀成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为烧车淀核心区、大麦淀核心区、藻乍淀核心区、小白洋淀核心区等四个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地处北温带,气候适宜、水质良好,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无数肥美的鱼虾河蟹以这片绿水为家,其中鲤鱼、元鱼、青虾、河蟹远近驰名。在水源丰沛的年景里,白洋淀每年能捕捞鱼虾近四千吨,年产大河蟹二十万公斤。
白洋淀是鱼虾等水生动物的乐园,也是鸟类的天堂。据统计,白洋淀鸟类资源共有19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丹顶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颧;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如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琵鹭、游隼等。
白洋淀的水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有47种,其中芦苇、莲藕、芡实、菱角等是白洋淀重要的经济作物。
芦苇可以说是白洋淀的标志。盛夏时节,一望无际的芦苇密密层层,不仅是淀区特有的景观,也是淀区百姓生活的守护神。抗日战争时期,以雁翎队为代表的水上抗日游击队,以万亩苇荡荷池为战场,谱写了一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英雄赞歌。
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白洋淀以雁翎队的故事为题材,编排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痛打保运船”,受到游客青睐。9月11日,雁翎队纪念馆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
芦苇还可以说是白洋淀人的“庄稼”,芦苇编织成苇席和捕鱼工具这项传统手艺在白洋淀有着悠久的历史,用芦苇制作工艺画更是淀区新近发展起来的产业,许多淀区女子都把从传统劳动中锻炼出来的心灵手巧用在了这项工艺品的创作上,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荷花是白洋淀的另一象征,有“淀花”之誉。
白洋淀野生荷花有五万亩之多,它们生命力极强,不管大淀干涸多久,只要一来水,就能马上破泥而出,一展风姿。近年来,白洋淀又引进了不少荷花新品种,它们与当地莲花相映成趣,尽展风韵。
白洋淀优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淳朴的民俗民风深得世人青睐,是理想的旅游胜地。2003年,占地80万平方米的白洋淀文化苑动工建设,苑内的雁翎队纪念馆、康熙水围行宫、世界名荷园、荷花淀、嘎子村等八大景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旅游产品,是集爱国主义教育、观赏生态美景、体验水乡风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景区。
三
事实上,我们已经无法想象白洋淀最初的模样。
白洋淀形成于大约一万年以前。三国之后,史料中开始对白洋淀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西晋《魏都赋》中记述了今任丘境内有“掘鲤淀”,北魏《水经注》记载容城县南有大殷淀、小殷淀:这些就是现在的白洋淀。成书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宋史•河渠志》,把这里称为“白羊淀”,意为该地水势浩大,风起浪涌,如奔跑的羊群。到明弘治之前,淀区多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故有“雍奴泽”之称。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杨村河决口,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之后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万余年来,湖而陆、陆而湖,沧海桑田,古老的白洋淀背负着历史的痕印,又时时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据考证,7000多年前这里开始有先民生活居住;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这个万里平原里的水乡泽国形成了由河网、沟壕、水田、淀泊组成的“水长城”;因为其地形独特、物产丰富,又常常成为设塞屯兵的军事要地和御敌前沿。于是,随着军队的屯驻,疏浚河道、积土筑台、围堤造田、种荷植苇等治理和建设工作也没有停止过。
北宋时期是白洋淀的全盛时期。从宋太宗开始,到处“建吁陌,淀淀相通,水水相联纵二十里或四五十里,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朝代几经更迭,这个北方之湖慢慢凸显出自己的特性,兼具了北方湖泊的浩瀚和江南水乡的妩媚。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更是加强了对白洋淀的治理。由于大面积围淀造田,白洋淀水域面积急剧缩小,但即便如此,它仍然不失秀美之态,是皇家避暑、水猎的胜地。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在位61年,曾40次到白洋淀游览和水围(练兵),乾隆皇帝也曾4次巡游白洋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四
白洋淀三分陆地、七分水面,远远望去,酷似一张硕大的棋盘,星罗棋布的淀泊是棋子,纵横交织的沟壕是棋路,而驾舟穿行其间的渔民则恰似经营着棋局的智者。
多年来,对白洋淀的环境保护也恰似常下常新的棋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白洋淀的治理。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就亲自确定了“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综合利用”的十六字治淀方针。邓小平、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针对白洋淀的治理、发展、建设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和众多的河流、湖泊一样,白洋淀也面临着缺水和污染这两大挑战。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白洋淀就时常出现干淀现象。白洋淀湿地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压力,白洋淀流域人口1990年比1980年增加了102.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用水量809.1万m3。人口增长使白洋淀的蓄水量减小、水质污染、淀内水生生物受到威胁。其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湿地价值缺乏必要的公共和政策性知识,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未能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向土地要粮,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从而使湿地补给水源减少,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丧失。同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湿地,工业“三废”的不合理处理,不断发展的渔业和水产业等造成了湿地的退化和污染。
多年来,政府和淀区人民主要从调水和治污两方面入手,对白洋淀的治理建设工作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八十年代开始,河北省先后10多次从西大洋、王快等上游水库向白洋淀补水,共补水约九亿立方米,总花费超过亿元。2004年,水利部和河北省又共同负担2540万元,启动了“引岳济淀”补水工程。在治污方面,1992年到1999年七年间,保定市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入4亿多元。一次次的引水工程,一次次的投入巨资,对保护白洋淀的物种多样性、改善华北地区的气候、发挥其生态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给淀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走进今天的白洋淀,乘上渔民的小木舟,穿过水的深巷,走过水的大道,大淀中纵横交错的水道两侧是迎面而来的青翠的芦苇。不时可以看到捕鱼的村民,或撒下渔网,或侍弄鱼鹰,这派“渔舟唱晚”的景象,更让人感叹,在整个资源性缺水的华北地区连年干旱的阴影之下,白洋淀,这“北国江南”的风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我们期盼,我们祝愿,白洋淀,这颗一向以景色秀美、水质良好而著称的“华北明珠”,能永葆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能永葆鸟鸣鱼乐、水清人美的秀丽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