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13-04-03浏览次数: 字号:[ ]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时代呼唤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及“生态”、“环境”字眼的地方共45处,同时“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些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国家的美丽富强,需要每一位公民投身建设。博物馆作为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的场所,必须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从具有功能、陈列形式、现代化手段、主题策划设计等方面,凸显“绿色文明”的蓬勃生发,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担当可持续发展的宣教重任。同时,只有置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滚滚时代潮流之中,才能实现博物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博物馆的生态因素     根据2011年底的统计,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由10年前的2200多个,发展到3589个,并继续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平均每40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还不包括近千家民间博物馆。博物馆力量不断壮大,该如何优化整合,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这一问题到了必须思考的时刻。 试答这一问题前,先阐明博物馆的分类问题。     1988年前,我国博物馆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3类。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认为,应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我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4种类型。     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的一类。生态内容是其展示内容的主要部分和直接存在。作为生态文明传播、宣教的“重头戏”,这一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将在下一小节具体论述。这里仅围绕生态因素的隐喻性存在进行讨论。     在我国各类博物馆中,生态因素往往潜藏在琳琅满目、丰富多样的藏品背后,默默述说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因为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它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所以自古以来,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中华文明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教的生态智慧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这种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由中华文明本身内涵所决定。 藏品作为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既然中华文明中蕴含着无所不在的生态智慧,那么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受文化浸润的的藏品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生态因素乃题中之意。     因此,各大博物馆应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在展陈内容策划、布展陈列设计等方面,向生态主题倾斜,挖掘藏品背后的生态故事,点明藏品背后的生态意义,强调藏品所暗示的生态内容,从而使博物馆的生态因素得到强化,使不同类型的受众拥有更多汲取生态理念的机会和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中华文明如果想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作出贡献,必须取其精华,经受实践检验,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加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以自然界和人类认识、保护和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博物馆。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专业自然科学博物馆等,还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生态园等。在通常的博物馆范畴内,自然博物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是最为主要的两类。     目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已逐步成为面向公众进行生态文明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提高此类博物馆的生态传播效率,加大此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和努力尝试。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掀起一股建设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热潮,北京科技馆等即建于此时。到了世纪之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原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数量、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公众对自然科学的需求,我国再次掀起建设新馆与改扩旧馆的热潮。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众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逐渐增加,各级政府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硬件”水平上去了,“软件”水平也应相应提高。     在陈列形式上,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应由实物陈列博物馆向数字化博物馆迈进。数字博物馆主要包括3个特性:展品数字化、多媒体展示和虚拟博物馆。展品、资料数字化是将展品、标本及文件等相关信息,通过数字化工作加以储存,结合相关文献及解说,配合智能化全文检索、网络搜索等功能,为公众在网上提供分享空间。多媒体展示一般为主题展示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更换主题,将特定展示或研究成果在网络上呈现,将博物馆展示教育的特性扩充到最大。虚拟博物馆则可以突破展示空间、楼高及开放时间的限制,利用3D影像或者虚拟实境技术仿真博物馆的展示厅,提供一个在网络上供大众公开浏览的渠道。数字博物馆还可根据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进行设计,提供普及化远程终身学习课程。     在内容展示上,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应由以前的单一展板转变为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操作型展品。通过运用标本、模型、立体造景、实景、多媒体幻灯片、计算机游戏、互动设施、虚拟现实等手段,构造出与观众亲近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人们愿意去看、去感觉、去理解、去探索的氛围,增强观众主动接触的愿望,进一步全面培养公众的科学素质。     在办馆思路上,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应贯彻落实“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步协调发展,与社会各单位、组织、机构合作,举办学术讲座、主题展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公众进行生态科普宣教另辟蹊径。     总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应不断更新思路,探索创新,大胆尝试,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拓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使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并通过春风化雨润心田、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一颗颗“绿色种子”更深更稳地播撒在社会的沃土、公众的心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