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苗疆大山里缭绕的“翡翠玉带”
发布日期:2012-07-12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武陵山腹地湖南省西北部,有一个神奇而又独具风采的山城,她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这里江河纵横交错,山川壮丽,锦绣如画。方圆百十里范围内,有数座奇峰,数十条秀水,还有数不清的溶洞、峡谷和飞瀑流泉,好像一座天然的画厅,千帧万幅,美不胜收。吉首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奇峰秀水间,一栋栋土家苗家吊脚楼,一条条青石和鹅卵石砌成的蜿蜒小道,再加上那悠悠转动的筒车,优美的土家摆手舞,铿锵的苗鼓和醉人的苗歌,使得这里到处都浸透着古朴清雅的神韵,如诗如画的绝美风景,吸引了各地游客热切的目光。峒河系沅水的上游支流,是吉首市的母亲河。静静的峒河,就像苗疆大山里缭绕的“翡翠玉带”,轻轻地在吉首市飘过,两岸的山峰,翠欲滴,碧如玉簪。人们惊叹,在武陵山腹地,还有如此幽雅隐逸的湿地。一时间,这个名为“峒河湿地”的地方声名鹊起,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观光。         湿地有天然和人工之分,天然湿地通常又称原生态湿地。吉首峒河湿地公园是以宽谷河流、河漫滩、江心洲与草本沼泽为主体,包括水库山塘、沟渠和稻田等人工湿地在内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同时还包括谷坡两侧森林生态系统,典型的湘西农耕文明、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赋予湿地景观以特殊的魅力。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森林是“城市之肺”,而河流、湖泊等各种湿地则是“城市之肾”,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近年来,吉首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力建设生态吉首,围绕打造“城市之肺”和“城市之肾”,全市封山育林50万亩,大力开展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造林、日本小渊基金生态造林、国债资金造林等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6.8万亩。全市大力实施50万亩环城生态圈建设和峒河湿地公园建设,林水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今,20万亩环城生态圈已全面建成,吉首城市的“生态氧吧”雏形初现,吉首的决策者还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谷韵吉首城市品牌,决心把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该市将保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了峒河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将峒河湿地公园区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珍稀动物水禽保护区、生态观光旅游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及宣教展示区。目前,峒河湿地公园基本成型,总面积0.93万公顷,涵盖河流湿地、水库水塘湿地、滩涂湿地、农田湿地等,湿地类型多种多样。动物植物资源丰富。经调查,峒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有1142种、602属、180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0种,列入国际公约保护植物名录CITES附录Ⅱ的兰科植物12种。动物资源方面,有野生脊椎动物256种,其中水生脊椎动物33种、陆生脊椎动物223种,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是不可多得的基因库。         峒河湿地公园内人文景观古朴深厚,德夯的苗鼓、矮寨的公路奇观、乾州的古城、八仙湖的千年悬棺、农耕文化遗存等,无一不具有厚重的历史、深远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吉首市在充分利用峒河湿地公园独特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等生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做好历史文化传承文章,将自然的湿地风光、质朴的田园风情、原生态的农耕文明、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湿地综合发展模式,打造湘西首块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品牌。沈从文在《边城》中所写的那条官道,即现今的319国道,吉首市峒河湿地公园是必经之地。秀丽的峒河与德夯溪在吉首市苗乡集镇矮寨汇合,然后顺着古老的河床,傍山穿寨,悠扬而去。河水洁净清亮,如同玉液,四季奔流不绝。河中有珍贵动物“娃娃鱼”,还有苗家喜食的“桃花虫”,河岸边有绿柳翠竹和黄花红梅,还有古老的筒车在咿咿呀呀地转动,以及靠水力带动的石碾盘也在咕噜咕噜地奔旋。吉首市矮寨镇是一个具有浓厚的苗族风情的村寨。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和“赶秋节”等较大的传统节日都在此举行。每逢赶场日,苗族同胞欢欣汇集,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及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对于居住在深山的苗族人来说,赶集就像过节一样热闹。青年男女常在赶集的日子寻找伴侣,在场边约会,许下私情,俗称赶“边边场”。苗族人民天性崇尚自由,反对羁绊,很多人是通过赶“边边场”开始自由恋爱和结婚的。     峒河湿地公园周围有凤凰古城风景区、古苗河风景区、边城风景区和吕洞山风景区,境内大龙洞风景区、德夯国家风景区更闻名遐迩、雄奇壮丽。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有一条路,它虬曲,险峻,盘旋于山崖峭壁间,或可称之为“天路”,这条“天路”是湘西联系渝、川、贵的生命线,名唤矮寨公路。坐落在这里的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悬索桥,为单跨悬索桥,桥面与地面距离达330米,其主跨1176米,作为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矮寨特大悬索桥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出自毛主席口中的诗词如今用在矮寨特大悬索桥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座连接吉首、茶峒两岸高山,横跨峡谷的悬索桥,是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主线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80公里,路基宽度24.5米。矮寨特大悬索桥一旦建成,对游客将产生极强的磁场效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