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又名“断肠花”,在汉语语汇里,肠是有思想的,从肠衍生出来的“衷肠”、“愁肠百结”、“牵肠挂肚”、“愁肠寸断”、“断肠销魂”、“搜肠刮肚”等等词语无一不富有思想性。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之一,属于消化系统,和思维系统毫无关联,为什么人们有这样的认知呢?且言之有理并为人们所接受而传之千古。
人作为具有高级智慧的动物,是以群体而存在的 。相识、相知、相亲、相爱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爱的感情,形成千丝万缕的爱的网络,息息相关,脉脉相连 。特别是相亲相爱的男女,其情绪荡漾 ,其情愫缠绵 ,两地相离,纵使不遥远,也如隔千山万水。男方会怀念女方 ;女方的怀念,其心情更是细腻,其联想更是广泛,这种感情一般而言是春思恋、秋愁虑,令其不思饮食,眠难 安寝,终日愁眉紧锁,悒悒寡欢……女性的思恋和愁虑,最主要在于不思饮食,因少饮少食,甚至有时处于绝食状态,而引致肠胃受害,令其有肠欲枯、肠欲断的感觉。这种感觉诉诸文字表达,便创造出上面肠类思想的词语。
秋海棠另名断肠花还是 由简约的传说故事所演化的。《花镜》一书这样记载:“秋海棠,一名八月春,为秋色中第一……真同美人倦 妆。”《采兰杂志》这样记载:“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许多和花卉名称有关的传说故事,总是先有传说才有花名,实质上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根据花卉的特征,牵强附会地创造出 与花名有关的传说故事来,而后使其正而名之,秋海棠的别称“断肠花”也是这样,秋海棠还有“八月春”、“相思草”等别名。宋代大诗人陆游年轻时受家长压迫而与爱妻唐婉离婚,以后两人相遇,回首往事,无限哀伤。其实唐婉已经另嫁,为寄托衷肠,特意送一盆秋海棠给陆游,陆游将这盆秋海棠视为珍奇,小心栽培,时时看顾,视若唐婉化身。陆游每逢看到这盆秋海棠便满腹辛酸,黯然神伤……长期的忧伤和怀念,令其有感而作,写下感人心扉的名词《钗头凤》。以后,陆游为寄绝望之思,便为秋海棠起别名“断肠红”。
宋真宗贵为皇帝,他对于为数众多的秋海棠悲情故事似乎充耳不闻,他的秋海棠赞诗单纯地正面赞美它,诗中这样说:“高低临曲槛,红白间柔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
秋海棠是一种植株低矮的草本花卉,茎只盈尺,叶片圆形,叶上有细刺,叶面翡翠绿,叶底呈红色。绯红色的花颇大,有单瓣、重瓣,娇艳如妇人的桃花面颊。我国的秋海棠产于浙江、江西、云南、两广、台湾一带。秋海棠是一赏叶、赏花的花卉,但真正 被赏识的时间只有数百年,明代才有歌咏秋海棠的诗词。
清朝文学家袁枚的《秋海棠》一诗这样说:“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此诗以清雅、自然的语言,描述秋海棠“小朵娇红”的容貌和绮丽娇俏的“窈窕姿”,秋气萧索的时节,百花凋零萎落,秋海棠逆秋开放并且渐入盛花期,展现飒飒英姿,飘散幽幽清香……诗歌的最后两句专在写秋海棠的香韵和知香人的欣然赏识。
其时袁枚已经归隐故园,所以以“幽人”自况,由于他的认真仔细的观察,他得以认知秋海棠的暗中清香,从而道出了他对秋海棠清丽脱俗、素雅处世的品格的认知。袁枚写秋海棠的品格其实是 作夫子之道,表白自己归隐故里在于保持自己的品格和晚节。
产于云南、两广、台湾的一种名叫“韩氏秋海棠”的植物,叶为斜卵形,基部有微波形小裂片,密生红毛;其花雪白泛有红晕,极其妩媚;离此花十步之内即可闻其芬芳气息,如芝兰之香,沁人肺腑……另有一种名叫“亨士黎秋海棠”,枝叶均生有淡红色的绒毛;叶片掌形,苍绿色镂有红色花边,花淡红色;还有一种名叫“中华秋海棠”的植物,叶心脏形,其叶虽然也是正绿反红,但叶面有红色叶脉,花鲜红色,极其冶艳柔媚。这些是我国珍贵的秋海棠品种,也是世界芸芸四百多种秋海棠中的佼佼者。
现在广为栽培的“四季秋海棠”,花期极长,并非如一般秋海棠第一个迎秋开放,而是在暮春即开,连绵不断,年底花事才完结。让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常伴爱花、赏花人,这种秋海棠其实并非是我国土生土长,而是原产巴西,辗转移植我国的,所以有“洋秋海棠”的别称。最近,我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巴西卓有成效 ,亚洲和拉丁美洲两个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结成战略性伙伴关系 ,将对世界政治、经济结构的发展 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四季秋海棠可以作为中国和巴西友谊的吉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