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比小草更细微的生命
发布日期:2011-06-24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植物的王国里,小草是够细微的了,可是还有比小草更为细微的生命,那就是苔藓。     苔藓是那么的普通和卑微,在人们不经意的眼光中,常常就被人忽视了。它们根本没有参天大树那般的伟岸,也没有娇嫩鲜花那般的艳丽,即使是一株狗尾巴草,站在它面前,也像一个小巨人。可是,树木不敢去的地方,它们轻松地出现;花儿不愿去的地方,它们快乐地生长;小草不能去的地方,它们自在地呼吸。墙角路边有它们的声音,沟壑滩涂有它们的身影,险崖峭壁有它们的梦想。在大地上,它们悠闲自得地繁衍生息,自由自在地快乐驰骋。     苔藓虽小,却勇于开拓进取。别看它们若有若无的样子,可是往往充当了植物界的拓荒者。不管是裸露的岩石、断裂的岩层,还是荒无人迹的原野,一开始出现的生命基本上是苔藓。而且,只要它们的脚步一经踏上,就极少会自动退却或缴械投降。它们就地安营扎寨,紧贴着泥土,尽其所能地汲取土壤里的养分,营造和培育属于自己的绿色。随后,绿色的范围越来越大,在它们的感召下,草来了,树来了,飞鸟来了,野兔来了……那儿的生机就这样形成了。据说,曾有探险家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拍摄到苔藓星星点点青绿的身姿,它们给冷寂的南极送去了亮色。我们更为常见的是有些公路,在路边几乎是垂直的坡面上,无法种草植树,可是工人却种上了苔藓。应邀而来的苔藓在那儿落地生根,安家落户,生长成一面绿色的墙壁,保护了山路,防止了塌方。     与随波漂流的绿藻不同,矮小的苔藓执着、踏实,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情,从不以娇生惯养、弱不禁风的形象出现。不管是在屋顶墙角,还是在森林草地,它们的生存环境虽然不同,但都会无一例外地展示着生命的模样;有人注意也好,无人赏欣也罢,它们青绿的颜色或有深浅,但都会毫不计较地渲染着生命的气息。我曾在迎风的悬崖上见过苔藓,在那样陡峭的地方,一年又一年过去,它们照样姿势如常;我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见过苔藓,虽然荒无人烟,但它们依旧生长自如,青绿可人;我曾在街道的水泥地上见过苔藓,虽然人来车往,但就在破碎的水泥缝里,它们照样争先恐后地挤了出来。即使是山地再贫瘠,岩石再坚硬,苔藓也总是倔强地生存着,历经寒暑不失本色,让深深浅浅的绿色悄悄地繁衍。哪怕是它们的生长速度是那么的缓慢,一年只长1毫米,它们也不抛弃、不放弃。     此外,苔藓还是友爱正义的。它们从不指责共处的邻居,能与森林草原为邻,能与沼泽滩涂为伴,能与花朵小草共舞。记得我读高中时,一位同学送了我一张新年贺卡,画面上,蜿蜒的小溪在山谷间欢快地奔流,一丛丛鲜嫩翠绿的苔藓可爱地长在溪水中间的大石头上,长在犬齿交错的溪岸上,和周围的景色是那么融洽。因了这些苔藓,我也更明了同学间友情的可贵,将贺卡一直保存到了现在。还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神农氏在深山采药时,看见一只黄蜂在和一只蜘蛛厮杀时,用毒针蛰中了蜘蛛。蜘蛛受伤后掉在了地面的青苔上,可是当它在青苔上翻滚弹跳几下后,伤痛竟奇迹般的恢复了,又能攀丝而上。原来,青苔能克蜂毒,就是现在有人被蜂蛰了,也会用青苔擦一擦。因为友爱,所以它们大气。长在地面上的苔藓,就如一块柔软的绿丝绒一样,当人们从它身上踩过时,它根本不会生气,还是那样蓬勃。当然,它们的友爱不是无原则的,是充满正义感的。对所生长地区的土壤、水汽、气候等条件,苔藓十分敏感。当一个地方大气污染严重时,特别是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超标时,苔藓便会不客气地逐渐远离,为人类拉响环境污染的“生物警报”。         可以说,苔藓在净化环境、防止污染、预防水土流失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着森林和草地无法替代的功效。因为这样,人们对它喜爱有加,为它留下了不少的诗文,比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似米小,也学牡丹开。”……那些阡陌小径、古道田园里的苔藓,为我们留下了富有韵感的诗情画意。     苔藓,虽然弱小却不渺小,虽然卑微但不卑贱,请让我们珍视这可爱的朋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