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亲近西溪湿地的人
发布日期:2011-06-22浏览次数: 字号:[ ]
    西溪与西湖、西泠并称“三西”,可她的名气和发展却落于西湖之后。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直专注发掘西溪遗失的历史文化,让往日“十里清溪曲”的景象,重现在世人眼前。他就是西溪文化研究会会长单金发。     正当酷暑,阳光如火炙烤。杭州市图书馆三楼一隅,却独有一片清凉天地——古色古香的书架,一摞摞蓝色线装书;木质古典桌椅,庄重雅致;墙壁上的水墨画,翰墨飘香。     就是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单金发老师。本以为一个专注的学者,会比常人多几分严肃,可见到的却是他的笑逐颜开和直性爽情。     说到西溪,单老师口若悬河。早年他多次听过“西溪探梅”这词,却不知被称为“城市之肾”的西溪在何处。九十年代初,单老师搬到古荡小区,每日上下班总能看见西堰拱桥下流水潺潺,伴着秦亭山相映成辉,他对西溪的情缘从此在心里发芽。    沧海桑田,旧时“千顷蒹葭十里洲”的西溪,生态功能退化,自然和人文景观更遭到了极大破坏。厂房住宅增多,古老的寺庙像法华寺、东岳庙等被毁,秋雪庵、交芦庵、曲水庵等庵内佛像文物流失,传统建筑基本湮没,前人诗词、匾额等也在不断缺失。  “经过土地改革、大跃进、文革、城市化进程,很多景点都毁坏了。当时只重视西湖,不重视西溪。西溪是作为农村来开发的。我在《西湖报》当副主编的时候,有一位蒋村乡村民,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觉得西溪的文化内容很多,想搞研究。开始他和作家赵福莲老师联系,后来经人介绍,找到我。我对西溪也很感兴趣,我们就开始筹备西溪文化研究会。”   2004年2月8日,单老师与热心西溪的同仁,在杭州市和西湖区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烟水庵旁的百年老屋里,筹建起西溪文化研究会,靠最初的西溪湿地综合工程指挥部给的5万元调研经费,开始了恢复西溪文化的艰难之路……    说到成果,单老师还是比较欣慰。他们调研了秋雪庵、交芦庵、曲水庵、西溪草堂、梅竹山庄、高庄、洪钟别业等人文景观,还调研考证了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陈万元古宅等,对秋雪八景、曲水八景等28个景点的恢复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西溪是博大精深,雅俗共赏的。现在当地村民搞的民俗文化活动比较丰富,既有龙舟、拳船、十八般武艺等,还有西溪文化和《红楼梦》、《水浒传》等,我们要继续挖掘。”    西溪自古便是名人和墨客向往的栖息之地,像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一国之君,还有林逋、秦观、董其昌、洪升等历代名士,都留下了足迹,相传乾隆还在西溪种过柿子,这些都让西溪带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2008年,冯小刚一部《非诚勿扰》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带进了更多人的视线。随后,西溪创意园中,众多名人接踵入住,成了那边的居民,像赖声川、朱德庸、许戈辉、杨澜……    当问起单老师的爱好,他笑着说:“不打牌,不搓麻将,不吃烟,不吃酒,不吃茶,就喜欢越剧,越剧是我最大的爱好。最拿手的段子是《何文秀》。”说罢,单老师还轻声哼唱了几句。   单老师多才多艺,六岁便会唱越剧,曾担任西溪越剧团团长和数家民间职业剧团名誉团长,现任杭州京江越剧团团长。目前,有两家民间职业剧团正在演出他编写剧本的《情海恩仇》,一些报刊上也经常可以见到他创作的关于西溪湿地的文字和摄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