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在台上讲故事)
(这个16号就是铅笔头,她后面的那个同学就是本次比赛唯一的一个一等奖获得者)
作者孙昌建
3月12日是植物节,中国湿地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湿地、森林和我”的原创故事大赛,属于公益性的活动,我去当了一次评委。因为说起这个主题,与我还是有些相关性的。我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好像有一首儿歌叫《小松树》的——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青枝芽……当时属于流行歌曲吧。当时学校里排一个歌舞节目,我竟然被选上了,结果老师发现我手脚很笨、协调性很差,于是只能扮演一棵小松树,先是在台上蹲着,然后同学们作浇水培土状,我就慢慢地站起来,是的,要慢慢的,表示小松树在长大了……现在我算长成一颗老松树了,这几年也写了一点跟森林跟绿化的相关文字,两年前湖州的长兴县要创森林城市,要让浙江卫视做一个电视片,他们把撰稿任务交给了我。前不久长兴又要开全省的平原绿化的现场会,也要有一个片子,所以我又有了一次被警车带走的经历——是被森林警察带走的,不是因为我乱砍树林,而是让我去走马观花了解情况,在农村里要白天不见村庄,晚上不见灯光——这样的套路我也知道了。
我为什么要这么罗嗦地说这些,实际上还是想讲一个相关性。那天的故事大赛,我数了一下大约有近三十位同学参加,你要在三十个同学中脱颖而出这谈何容易,讲得好是一个方面,但因为是原创故事大赛,写得好却是基础。“湿地、森林和我“这个题目关键是要落在“我”字上,要把自己摆进去,前面帽子越是大的,切入的口越是要小,否则你讲一些大道理,或者引一些数据,或作杞人忧天状,或作世界末日状,虽也各具特色,但总是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因此我在这里推荐郑雨桐小朋友的《我的铅笔头》,这就是一篇把自己放进去的作文,且是多么平常的铅笔头,然后她也有以小见大的,也有数字,还大而广之地说到了杭州、全中国和全世界,这就让人有可 信度了。是啊,我们小时候铅笔头是不舍得扔的,因为还会有笔套管什么的,有时纸也可以折个笔套的。
据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我们的作文是不是应该更具自己的特色呢,这个特色不是说一定要写得有多好,而是说一定要把自己放进去,写自己最熟悉和理解的,所以我常常讲,同样是命题作文,也有一个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一个选材的问题。这个话题说来话长,我们还是慢慢来吧。
对了,这个郑同学最后是得了个二等奖。
附:我的铅笔头
杭州学军小学三(7)班 郑雨桐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只笔筒,里面装着从我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用剩的铅笔头。昨天,我数了数,一共有24支(今天我也把它们带来了)。这些铅笔头每支差不多有9厘米长,相当于原来长度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每支铅笔只用了一半就丢弃了,我觉得很可惜。因为,铅笔是用木头做的,而木头是从森林中砍伐来的。我算了一算,如果我把这些铅笔头都丢弃不用,那么,小学六年的时间,我浪费掉的铅笔头就相当于一棵碗口粗的小树了。如果我的同学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全班48位同学,六年就白白消耗了一片树林。如果再扩大到整个学校、整个杭州、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我们这些小学生要浪费多少森林才能换来这些小小的铅笔头呢?
我家住在文一西路。妈妈告诉我,以前,家的旁边是一片湿地。水边有一棵大柿子树,每年春天,一对苍鹭会到这里筑巢,生下宝宝后,苍鹭一家就在这片湿地觅食嬉戏。可是现在,这片湿地已经成了房产工地。柿子树早已被砍伐,苍鹭一家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我看着手中的这些铅笔头,不禁想:如果我不爱惜环境,不珍惜树木,我会毁坏多少美好的湿地和高大的森林?我会让多少的小鸟宝宝无家可归呢?
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这样的一支笔套(拿出笔套演示)。我把铅笔头塞在笔套里,就又变出了一支长长的“铅笔”。现在,我最短的一个铅笔头不到三厘米长!积少成多,我想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我也许可以拯救一棵小树!
我多么希望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有这样的一支笔套,那样我们就可以拯救一大片森林,拯救无数鸟儿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