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12-30浏览次数: 字号:[ ]
基本概况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地理坐标北纬51°05′07″-51°39′24″,东经125°07′55″-125°50′05″,总面积22952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0000公顷。保护区内现已发现维管束植物61科800余种,野生动物49种,鸟类216种、两栖爬行动物及鱼类44种,基本涵盖了大兴安岭寒温带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湿生、水生生物类群物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南瓮河湿地共有南瓮河、南阳河、二根河、砍都河、库尔库河等大小河流20余条,是嫩江的主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同时也是齐齐哈尔、大庆等嫩江、松花江下游地区的给水生命线。其发挥的生态功能不仅作用于大兴安岭林区,而且对整个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直接影响。   保护管理成就 宣传教育方面:制作完成了公开门户网站,每年坚持安排队伍到邻近社区进行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国际湿地日、世界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设立宣传牌、开辟电视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有效增强了当地社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基本建设方面:争取国家三期工程项目建设资金1976万元,建成综合办公楼、科研办公楼、宣教馆、标本馆共计1765平方米,同时建立了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疫源疫病监测站、鸟类环志站及2座移动信号发射塔、5个生态定位监测站、5个病虫害防治站、6座森林防火瞭望塔和7个防火管理检查站,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夯实了基础。 保护管理方面:通过黑龙江省人大颁布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组建了保护区公安分局,根据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的特殊需要,成立专职防火科及30人巡护队、50人专业扑火队,同时在保护区中心检查站安装无线远红外监控摄像系统,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效保障了湿地内的生态资源安全。 科学研究方面:环志鸟类93种、4000余只,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多年冻土研究项目,与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项目,同时以生态定位监测站为基础,坚持对保护区土壤、气象、水文、生物及森林健康5项指标进行常年监测,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提供了详实、细致的基础数据。     湿地生态旅游     以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及人行栈道、观光塔、综合服务楼等基础设施为依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成立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公司,开发了湿地漫步、泛舟垂钓、篝火之夜、登塔览胜等旅游服务项目,目前正在组织编制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力争打造5A级旅游景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