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国际重要湿地位于上海市东北方,面积约46340公顷,中心点距离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约78KM,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地处长江入海口,位于崇明浅滩以东,南临长江南支北港主槽,北接长江北支水道,东临东海,最东点为佘山岛,多为5m以内水深的咸淡水交汇水域,水下地势高低不平,存在众多大小、高低不等的沙质暗滩,地理位置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湿地之一,也是我国为数不多和较为典型的咸淡水河口湿地。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底质肥沃,渔业文化多样,既是濒危物种中华鲟幼鱼唯一的“幼儿园”,又是中华鲟产卵亲体特有的“待产房”和“产后护理场所”,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的天然场所,同时是种群最易受到伤害的场所,也是其他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还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生境自然原始、湿地类型典型、湿地功能独特等特征。
湿地内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其主要保护物种中华鲟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被誉为“水中熊猫”和“爱国鱼”,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IUCN濒危级和CITES的附录Ⅱ。
保护管理成就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湿地的日常管理,以保护长江口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工作职责,以ISO9001:2000管理体系为标准,从科学保护、科学执法、综合管理、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市政府已颁布实施《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市人大计划将其升格为条例。
中华鲟管理处积极致力于长江口以中华鲟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研制了大型水生生物抢救专用维生系统并取得专利。先后搜救抢救了中华鲟、中华鲎、江豚、小抹香鲸、须鲸、瓶鼻海豚等珍稀物种,其中共抢救大型野生中华鲟4尾,抢救存活率10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是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品牌项目之一,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开创了设施放流的先河,研发制作了放流专用槽并取得专利。自2004开始,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9次。
连续多年开展保护区资源环境监测工作,掌握保护区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变动情况,开展资源环境修复工作。
科普宣传亦是中华鲟管理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管理处致力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普宣传工作,力求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方式的宣传教育,获得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理解、认可、支持和参与。
湿地生态旅游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华鲟管理处创意设计、现场维护的特色展品“生命之球”在世博园国际组织联合馆内展出,被誉为“镇馆之宝”,是世博园内唯一的国宝级生物物种科普生态展览,是世博史上唯一的以保护为目的的水生生物展示。通过中华鲟世博游等系列活动,联动了世博内外,贯通了长江流域,是中国水生生物保护在世博园内集中展示的窗口。得到农业部部长、上海市政协主席、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蓝峰主席等一致好评。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245万人次,占世博票检人数的3.4%。国内外50余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网络检索的相关报导及转载达230余万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