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公告
湿博新闻
行业资讯
湿博新闻

你知道杭州文物的故事吗?“让文物活起来·走近你”第二站:走进西湖区
发布日期:2020-08-06浏览次数: 字号:[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繁华的盛景不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有文化上的昌盛。


2020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开展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生动讲好杭州“文物故事”,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呈现给广大市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珍贵的历史文脉不断传承……

 


8月4日上午,“让文物活起来·走近你”系列宣讲活动第二场——走进西湖区,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杭州50余家文博单位参加了活动。


一场带你穿越时空的展览


“千古蓼洼忠义地——西溪与水浒故事展”展示了学界对施耐庵的考证、《水浒传》的创作素材以及与杭州、西溪千丝万缕的联系。走进西溪,走进一个现实中的小梁山,还你一个真实的水浒英雄梦。

 


5个“十佳文物保护利用”案例

 

 

★因自然而聚·与自然共生——校园博物馆展现湿地生物多样性


校园博物馆项目是中国湿地博物馆近年来深入开展馆校互动的创新合作模式。2018年,贝壳主题馆在杭州市文新小学建成开放,2019年,又在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建成开放蝴蝶主题馆。校园博物馆不仅方便在校学生参观,而且将主题科普内容与学科融合开展课程研发,提高学生的自助研学能力。随着馆校双方的深入合作,校园博物馆模式使“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杭州博物馆校本课程——《寻觅宝藏•遇见杭州》文物教学示范


《寻觅宝藏·遇见杭州》是2018年杭州博物馆依托馆藏和陈列资源,以青少年学生为受众对象,重点开展实施的博物馆校本课程系列教育活动。课程以“故事情景导入+增强现实体验”的教育模式,将文化遗产和传承创新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让青少年学生在探索中寻找宝藏,在互动中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掌握文物和历史知识。

 

 

★与古人对话——两件馆藏文物的修复与实物教学案例


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收藏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立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四月(即首夏),为颜真卿(709-784)撰书。碑石为石灰岩质,中部自左而右斜向横断,止存上部,下半佚失,仅存残石一块。篆书碑额“修梁吴兴太首柳文畅西亭记”分列碑阳与碑阴,与颜真卿同年所书《唐钱唐丞殷君夫人颜君之碑》同。此碑左侧有小字隶书大历十二年六月题记三行,亦漫漶不能辨。博物馆依托该文物召开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并邀请白谦慎、薛龙春等教授进行现场书法教学,社会反响热烈。


 

★插架琳琅 无限分享——浙江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开展和应用


浙江图书馆始建于1900年,前身为杭州藏书楼,2008年该馆增挂“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牌子,该馆古籍文献收藏数量已逾八十二万册(件)。目前,浙江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数据库现已发布古籍64种、1018册,137635页,包括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张岱的经学名著《四书遇》,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稿》,清末藏书家周星诒的日记《窳盦日札》手迹等。用户可以足不出户,无需注册,即可在线阅览这些珍贵古籍的完整内容。

 

 

★由见证到参与——弥陀寺石刻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弥陀寺,是清末、民国初年杭州城四大寺院之一,一整面山墙的巨幅摩崖石刻隐匿在已有130多岁的弥陀寺中,因和山体接连在一起,石刻上面还布满了植物,部分字迹已是难以辨别。为了保留历史风貌,更好地保护石刻,修缮工程请来了业内知名、具有古建筑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并全程由专家进行评选、监督,还专门设置二维码方便游客了解弥陀寺历史文化遗存和石刻精华。



想了解更多文物信息,请关注“让文物活起来”网络宣传平台。



 

 

文丨市园文局文物处陈倩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