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河流之殇 文/贺泽劲
发布日期:2016-09-23浏览次数: 字号:[ ]

1

河流,在地球上流淌出如歌的行板,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滋长万物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出了人类对它的眷恋和感恩之情。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无一例外地喜欢用“母亲河”来赞美仁慈的河流。

然而,世界上的河流正被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受到了人类过度开发使用、气候变化、地质运动、旱涝灾害增多等多方面的影响。全球的河流系统遇到了严重威胁,“母亲河”们屡屡受到戗害,河流形态变化、污染加剧、水生栖息地退化及水生物种灭绝等问题不断加剧,河流开始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她那滋润万物的乳房不再丰腴,她那清冽秀丽的面容开始变得污秽浑浊。更多的时候,人们只能凭着记忆,重返童年时期“母亲河”那“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纯净与浪漫。

河流,曾以博大无私的胸怀,为人类提供着供水、食物、水电、航运、灌溉、生态系统服务和娱乐等服务。在很长时期,人类都认为人定胜天,试图用现代工业文明来驯服无拘无束的河流,可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大多是违背一条河流天性的鲁莽粗暴之举,对河流是种莫大的伤害。终有一天,我们发现“母亲河”生命之源不再丰沛,乳汁甚至会变成“毒液”。有全球性的研究表明,人类行为特别是现代工业化以来对河流的破坏,已导致了世界河流的严重衰落,这将危及到50亿人口的饮水安全,以及成千上万的水生物种的生存。

世界自然基金会2007年曾发表报告称,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严重危机,其中面临最严重危险的湄公河、怒江、长江、恒河、印度河、多瑙河、拉普拉塔河、格兰德河、尼罗河、达令河等10条河流,正遭受无度用水、水坝破坏生态系统、污染严重等人为破坏,她们或因被梯级水库封闭干脆变身为一连串湖泊,或因水量太小而使得下游及入海口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多种生物消亡或濒临绝境。这些河流曾是植被丰茂、生机盎然的动植物乐园,却因为河流的衰退,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

在地球上,找到一条干净健康的河流,也许比找到野生大熊猫更为珍贵。据说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只有非洲的刚果河和南美的亚马逊河还算健康,就因为它们处于所谓的欠发达地区,受到的人类干预、影响相对较少。

2

河流遭受破坏、被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到了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系统活动的双重影响,而根本原因还得归到人为因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和发展模式落后可谓是始作俑者,而人类的贪婪、狂妄和无知更是推波助澜。

都说是水往低处流、抽刀断水水更流,我们便以为能随意去安放那些至柔至善的河流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挤压她们的生存空间。如农业生产中挤占河滩、围湖造田,急剧膨胀的农业灌区使河川径流量快速脱离河道等。在工业生产中兴建大坝等水利工程对河流人为分割,河流体系根据人类需要更新设计和修改,造成径流模式的改变,损害了河流廊道的物质、能量、物种输移通道的能力。全世界约有35%的河流被大坝阻断,使地球上60%的大型流域变得支离破碎。道道大坝,展示着人类高峡出平湖的雄心壮志,却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河床上升、生态变异,大大增加了河流灾害的发生几率。不管是用以发电还是用来抗洪,当水坝截断了河流,失去了野性的河流也失去了活力,听起来怎么都像是困兽的呜咽。

我们以为能像时光一样川流不息、取之不竭的河流,开始频频用断流的干涸,向人类过多的忽视生态平衡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作出无声地抗议。除了气候灾害、流域水土环境恶化等原因外,人类过度消耗水资源、向河流过度索取使河流补给消耗失衡也是断流的重要因素。亿万年来都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江大河开始频频断流,中国的黄河、美国的科罗拉多河、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独联体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等世界著名河流越来越像是季节河,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都不能入海了。“母亲河”变成了“干娘”,消失的不仅仅是滔声,加剧的也不只是缺水干渴,更造成生物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风沙加剧,以及气候异常等多种负面效应。

我们以为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可当河流的博大包容,成为我们肆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的天然管道时,河流就变成了危害健康安全的死水一滩。全世界每年排入江河湖海的污水,所污染的淡水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如: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加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恒河这条自认为自我净化能力最强的圣河,如今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灾难性的污染已威胁到恒河平原的生态平衡、农业生产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健康;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能用。一条被玷污的河流绝对不会流水不腐,她的报复是残酷的,如:十九世纪英国因泰晤士河被病菌污染,伦敦暴发过4次霍乱,1849年的那次死亡在14000人以上。20世纪中叶以来,莱茵河因流域里的工业发展迅猛而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多数工厂直接将污水排入莱茵河,莱茵河河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河水发臭、变色,鱼虾绝迹,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流”,甚至连她的支流也无一幸免。

相比于流量减少甚至消失等河流病患“症状”,水质的污染可谓是病入膏肓,极难治理。水质,是衡量一条河流的重要标准,也是河流为生命共同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的根本,而污染的水流非但无滋育之功,反而对生物圈中所有的生命造成威胁。一些地区癌症呈现高发态势,甚至出现“癌症村”,被认为与长期水污染有密切关系。

3

河流,是大自然对智者乐水的东方民族的最好馈赠,我国是世界上多河的国家之一,江河总长度超过42万公里,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500多条,而且河流类型多、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我国的大江大河主要有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七大水系,每一水系的干流都分出无数个支流。正是这些纵横的水网,孕育了光辉的华夏文明,滋养了伟大的炎黄子孙。

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河流在不堪承载重负的同时,还遭受着层出不穷的人为破坏,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日趋脆弱。黄河断流、云南干旱、南方水灾、浩淼的鄱阳湖干涸成草场等自然现象,无不昭示着人们对河流无节制的索取和破坏的恶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首曾流传一时的民谣或多或少地勾勒出了我国河流污染的路线图。譬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一轮重化工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形成了众多化工石化企业沿江沿河的分布格局,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

随着对河流生态的越来越重视,我国逐年加强了对河流破坏、污染的治理和修复,也卓有成效,但我国河流污染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河流水环境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可做饮用水源)、Ⅳ~Ⅴ类(不可做饮用水源)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

海河水系是七大水系污染之首。根据《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的统计结果,海河流域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9.1%、28.1%和32.8%。海河干流2个国控断面分别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海河主要支流为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2.0%、24.0%和34.0%。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以北京2013年的官方数据为例,北京市全年共监测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等五大水系有水河流88条,其中,劣五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42.1%,41条有水河流37条污染超标。海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河流的严重污染,无疑加剧了这一地区本来就极少的淡水资源的短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尽管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污水收集率和达标排放率不断提高,但污水排放总量的上升趋势并未改变。2011年和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分别为659.2亿吨和684.6亿吨。其中,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比上年下降3.05%;氨氮排放总量253.6万吨,比上年下降2.62%。水环境恶化的压力和风险未得到彻底改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三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的河流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江水严重污染。更有一些日积月累的日常污染,虽无恶性污染事件的残惨,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清澈的河流变成“牛奶河”、“彩色河”,诱发多地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网上请愿。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的河流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很多的污染,是经济利益驱使而酿成的,如企业不经处理达标就排放废水,为了增产而滥用农药化肥等。殊不知,当河流失去了滋育万物的功能,不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带来“得”不偿失的巨大经济损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75 亿元,而仅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76.2%,达1428.9亿元。殊不知,天然河流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从学者的估算中便可见一斑:一条河宽50米、滩宽1公里、长约10公里的健康的天然河流,仅其具备的水净化能力就相当于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的污染处理厂。

在全球范围内,水坝堪称是“腰斩”河流生态系统的最大改变因素。我国同样是水坝大国,全球共有45000多个大坝,其中我国就超过了22000个。水坝改变了河流天然的流水生境,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最终会影响到人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