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个,凶猛彪悍;它也是各种小说野史中专救高僧大德于危难的幸运动物;它一直都披着“水怪”的诡异面纱,诡异且神秘莫测;它总是惊鸿一瞥般的掠过我们的世界,让人浮想联翩。
原是“旧相识”
鼋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偶在江北的山东、安徽等省区也有发现。在国外则遍布于东南亚地区,最远甚至可在新几内亚岛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其中一个龙子名叫“赑屃”,其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这个象征着长寿和吉祥的“赑屃”,它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大鼋。
虽然我们普通人对于鼋这种动物知之甚少,不过与它们的初相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都应该是在少年时。
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驮唐僧师徒过通天河,以及后来唐僧等人取经回来,摔他们落水的正是千年老鼋精。“把马牵在白鼋盖上,请唐僧站在马的颈项左边,沙僧站在右边,八戒站在马后,行者站在马前”。由此可见,作者吴承恩亦是知晓鼋这种动
物体型巨大,故而在小说中安排了在其背甲之上不但装下了取经四人和一匹白龙马,甚至还有富余的地方堆放他们的行李。
实际在我国古籍史料中对于鼋这种动物的记载确实很多。《说文》中说:“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这就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另外还有“鼋鼍为梁”,这样以鼋为名的成语流传于世。
最怕“吃货们”
鼋是龟鳖目,鳖科,鼋属,鼋种的动物,俗称“沙鳖”、“鳖斑”、“白鼋”、“鼋鱼”、 “绿团鱼”、“蓝团鱼”、“玳瑁鱼”等,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鼋可长到2米以上,体重超过100公斤。
鼋一般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水库深处,不常迁移,喜欢潜伏在水底。它们属于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一次能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可以在半个月内不再进食。
自古以来,鼋引起人类注意的原因除了体型巨大之外,还因为它肉质鲜美,多胶质。从秦朝开始,鼋羹就被皇室列为珍贵的美食。此后,历朝历代的达官显贵,乃至于文人雅士都对用鼋做的菜赞不绝口。陆游就在《杂咏园中果子》诗中就说:“架垂马乳收论斛,港种鸡头采满船。鼋鼎若为占食指,麴车未用堕馋涎。”对鼋的捕杀不但“历史悠久”,古代的文人骚客还喜欢记下“食后感”。
即便是到了今天,由于科普和宣传工作的滞后,鼋也经常被误认为是大甲鱼而遭到捕猎、贩卖甚至食用。其实鼋和甲鱼的区别十分明显,最显著的就是两者颜色迥异。鼋的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尾巴以及四肢一般都为黄灰色,而鳖则为黑褐色。另外,鼋的吻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嘴巴”极短,而鳖的嘴巴则相对较长。遇到危险的时候,鼋可以将四肢及尾巴全部缩进身体内,而鳖则根本不可能做到。
正是由于人类长期无节制的对野生鼋进行捕杀,导致了鼋的种群日益减少,以至于到如今濒临绝境的地步。
庆幸“被保护”
每年的5、6月份,雌性巨鼋便会迈着缓慢的步伐,离开水面向岸边一处向阳并且干燥的沙滩爬去。接着,它用自己的后肢使劲扒沙粒,挖出一个30至40厘米深的穴。随后便在穴中产下将近100粒的卵。鼋的卵是白色圆形状的,直径40毫米,重约18克左右。巨鼋在产卵后,又用四肢狂扒沙粒将卵覆盖起来。最后,它把四肢缩紧,用身体将沙土抹平压实,再在上面爬几圈作伪装。
鼋的卵,全靠太阳的辐射热量来孵化。如果这段时间里,当地的日照时间不足,沙滩的温度达不到孵化的要求,那么这些卵就会死亡。繁殖上的“靠天吃饭”也是鼋数量稀少的原因之一。经过大约50天左右的时间,幼鼋就自己破壳而出。刚出生的幼鼋先是在浅水地带活动和觅食,体重长到1.5公斤时,它们就会游到深水里去了。
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鼋的一些秘密被解开了。但也正因为观察的深入,更多的疑惑又暴露了出来。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如果发现鼋的脑袋翘起朝上游方向游动,不出三天就会有暴风雨,上游山洪暴发。另外鼋甚至还能预测当年洪水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当它产卵于沙滩高处时,说明当年洪水较大;产卵于地势较低的沙滩时,洪水较小。毋庸置疑的是,鼋对于天气的预测精准程度,很多时候要远远高于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但它们究竟是以何种方式、何种器官来探测到环境的细微变化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国野生鼋的资源量还是十分可观。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上日趋严重的水质污染;因建筑需要而大量采挖沙石,使鼋的产卵场所遭受严重的破坏;水电站、大型水库、高速公路的相继上马等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从而造成了野生鼋数量的急剧减少。
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1.75亿年之久。无论是从科研价值还是濒危程度来说,鼋都可与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相提并论。但是由于野生种群数量下降过快,这个物种早已经岌岌可危,因此现在鼋已经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