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过洞穴生活的两栖动物
发布日期:2016-04-27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我国广袤的雨林湿地里,生活着一种被俗称为“芋苗蛇”、“两头蛇”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它们是唯一产自于我国的蚓螈目动物,因该新种首次发现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故得此名。   众里寻“她”千百度   我国是否有鱼螈科的动物存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早在1922年,一位外国记者兼科学家梅尔便报导说在中国广东罗浮山附近的东江之滨发现有鱼螈粪便。但是,由于梅尔的报导十分粗浅,既言语不详又无图片、标本可证。所以,对于他的这个记载学术界长期存有争议。   直到1976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杨大同先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采集到一只雌性鱼螈个体,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搞清楚其真实身份。错误地报导为双带鱼螈,但也证实了我国确实有鱼螈分布。随后,1984年广西医科大学的温业棠先生在广西省的十万大山又采集到鱼螈成体和幼体多尾。   1986年,杨大同研究员根据在西双版纳采集到的另外一尾鱼螈,经过仔细研究才认定其并非双带鱼螈,并定名为新种“版纳鱼螈”。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版纳鱼螈研究团队,是目前这种珍稀动物的唯一研究机构。不过,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版纳鱼螈栖息地的群众,大多都是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这种被当地人称之为“两头蛇”的动物。虽然偶尔也有人发现,但大家都怕它有毒会伤人。所以,他们对于版纳鱼螈不是特别了解。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科学家们都认为版纳鱼螈应该是肉食性动物。但2005年对一条野外采集但已经死亡的版纳鱼螈解剖后发现,在它的胃溶物中既有蜻蜓幼虫、蜘蛛幼虫、虾蟹残渣,还有藻类植物等。因此,在野外生活的版纳鱼螈食谱非常广泛,是地地道道的杂食性动物。 掀起“她”的盖头来   版纳鱼螈长相奇特,脑袋扁平,无足,看起来既像超大蚯蚓,又像小的游蛇。它们成年后能够长到40厘米左右,体表呈现出棕褐色,在灯光下泛出蓝色的腊光,并且身体两侧从脑袋到尾部各有一条黄色的纹路。   版纳鱼螈习惯于昼伏夜出的生活,它们利用自己的脑袋在湿地水边的泥土里面钻洞而居。洞与洞之间还有特意打通的隧道,以便遇到危险时能够从“后门”逃走。由于长期在沼泽地里挖洞穴居生活,版纳鱼螈的眼睛已经逐步退化,主要依靠眼睛与鼻子中间的化学触须感知周围的世界。     那既没有鳞片又没有刚毛的版纳鱼螈又是如何做到灵活进退的呢?经过这几年的研究,玉林师范学院的研究员们发现版纳鱼螈全身长满了360多个褶皱,正是通过褶皱的收缩才能够帮助它们运动。同时他们还发现版纳鱼螈在陆地上依靠肺呼吸,在潮湿的洞穴中则利用皮肤表面丰富的毛细血管进行呼吸的特点,也是它们必须生活在湿地里面的原因。   雌性版纳鱼螈每年4、5月份的时候开始在水边挖掘出一个专供自己产卵用的洞穴。这个洞穴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完工之后雌性版纳鱼螈便在里面产卵。版纳鱼螈每窝产卵30枚左右,卵只有不到1厘米大小,外面还包着一层凝胶状的物质。这层凝胶的一端延长成丝状,并且被反复缠绕形成卵团。产卵之后,雌性版纳鱼螈则蜷缩起来紧紧抱着自己的卵团进行保护。   与众不同的是当版纳鱼螈的幼崽孵化之后并不会立即离开。此时,版纳鱼螈妈妈体表已经长出了一层富含油脂和蛋白的皮肤,这层皮肤会随着小版纳鱼螈的孵化而褪下。小蚓螈们孵化之后便啃食妈妈褪下的这层充满油脂和蛋白皮肤为生。吃完之后小版纳鱼螈便进入水中,开始用鳃呼吸并寻找藻类等浮游生物为食。再长大一点之后,就逐渐开始捕食水中的无脊椎动物。   每年11月末,当外界的温度低于20℃的时候,版纳鱼螈便会钻进洞穴中躲藏起来。到了12月,当气温持续低于18℃的时候,它们就开始酣然大睡进入了冬眠状态。但奇特的是,在冬眠过程中如果遇到气温持续性升高,版纳鱼螈不但会苏醒还会进食。两栖动物中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此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均未见有报道。  野生种群,亟待拯救   版纳鱼螈迄今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亿年,大致和娃娃鱼的年代相当,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同时,因其活动性差,分布区间有较大的地理阻隔,是很好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材料;而其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是探究蚓螈目动物的生态适应对策及其进化的极好材料。从动物学、生态学等方面来说,版纳鱼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全世界的两栖动物大约有4000多种,包括无尾目的蛙类,有尾目的娃娃鱼等。但它们大多长有腿,唯独蚓螈目(无足目)的动物没有,版纳鱼螈则是无足目两栖动物在我国唯一的代表物种。因此,对版纳鱼螈的深入研究可以填补我国在两栖动物研究学中对蚓螈目动物研究的空白。   据了解,我国很多生物老师在讲解到蚓螈目动物的时候,往往只能引用外国人的研究成果,告诉学生们,外国人是怎么样来研究这种奇特两栖动物的。甚至于在介绍它们的习性特点时,也只能是对栖息在国外的这类蚓螈目动物进行举例说明。这种尴尬情况的出现,不得不说是我国动物学研究领域很大的一个遗憾。   众所周知,我们研究动物的价值无外乎关注其商业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学价值、社会价值、负价值、以及哲学和教育方面的价值。显然,目前版纳鱼螈在生物学、哲学和教育方面的研究价值要远高于其它几个方面。同时,版纳鱼螈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恰好处于中间结点的位置。研究它们可便于更深入的了解该物种的生活史,以期为更好地保护版纳鱼螈提供可靠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习惯肆无忌惮地大量使用各种农药、化肥造成的水质污染已经成为了版纳鱼螈头号的“天敌”。版纳鱼螈对水质的要求极高,被上游污染的雨水、溪水会直接呛死水里的幼体。而随着夏季暴雨洪水引起的水位上涨,又会将藏在洞穴中的成年版纳鱼螈毒杀。   目前,版纳鱼螈被列为我国易危级濒危脊椎动物名单和省一级的重点保护动物名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