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湿地,尤其离不开湿地所提供的淡水。纵观古今,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江河的历史。世界上许多河流、平原、湿地都为孕育古代文明提供了可靠的栖息地,成为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
历史上,悠久而伟大的尼罗河造就了光辉灿烂的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摇篮”;恒河和印度河是孕育印度文明的“胎盘”;黄河与长江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创造了华夏文明。
直到现在,人们仍能从一些文化遗址中追寻到远古人类在湿地生存发展的痕迹,如代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黄河中游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遗址等等。
如今,人类的生存仍然需要湿地不断提供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供应,人类依存湿地繁衍生息,对湿地认知不断加深,从湿地获取的物质不断积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展,人们开始从简单获取湿地提供的基本生存物质资源,转向利用湿地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毫不夸张的说,湿地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湿地”一词,最早是1956年美国政府在进行湿地清查时提出来的,之后许多国家及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湿地的含义,但被广泛接受的是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中给出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我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履约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具体承担。《湿地公约》的宗旨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起初专注于水禽保护,现已拓展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
许多学者对湿地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描述,认为湿地具有提供淡水资源、水产品、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蓄水滞洪、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保育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等功能,对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最系统、最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和应用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于2005年底完成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湿地与水”的报告。按照该报告,湿地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
供给服务功能指从生态系统获得的产品,如食物、淡水、燃料、基因库、水能等;调节服务功能指从生态过程中获得的调节服务,如气候、蓄洪、减灾、净化水源等;支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撑效益,如水循环、养分循环、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文化服务功能是人们从精神享受、娱乐、教育和审美中获取的收益,如文化多样性、精神和宗教、休闲旅游、美学、灵感、教育、文化遗产等。
二、湿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文化问题的研讨,至今已经产生了200余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虽然先贤们没有明确提出“湿地”的概念,但很多“湿地”因素闪耀于各个文化门类。在人类文明与湿地世代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湿地生态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湿地生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类最初逐水而居,依赖湿地生存,在与湿地斗争、恐惧湿地、敬畏湿地、认识湿地和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在种植水稻、栽培荷花、养殖鱼蟹、疏洪利水、造舟建桥、修渠引水的过程中,在欣赏“长河落日圆”、“红掌拨清波”的美景过程中,在心痛湿地的破坏和消失、思考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过程中,精神得到了升华,产生和发展了湿地生态文化。
截止2015年9月,我国共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0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4项,有多处文化遗产是以湿地为主体的,包括黄龙、九寨沟、三江并流、西湖、红河哈尼梯田、中国大运河;而其余的世界遗产中也不乏河流、湖泊等湿地形式。
三、湿地文化的特征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独特的生态系统,从湿地中孕育成长至今的湿地生态文化,形成了明显的自身特征:
首先,湿地生态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调蓄洪峰、维持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成为湿地生态文化的发端和最显著的特征。
湿地地貌类型丰富,湿地的洲、岛、滩涂、水系等地貌与湿地植被结合,萦回曲折,极富迷离,往往具有旷远之美。在湿地中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是宝贵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同时也形成了优美的植物景观。春日,青草蔓生;夏日,雨打荷萍;秋日,芦苇泛金;冬日,枯蓬残雪。远望,流水汤汤,洲渚伸展,苇丛苍苍,萍藻田田。
湿地是重要的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湿地滩涂广阔,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和栖息地,珍稀鸟类繁多。迁徙季节,大量的候鸟来临,遮天蔽日。这些珍禽异鸟,在湿地停留、漫步、跳跃、翱翔,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吉祥欢乐的景象。鸟类和湿地植物为主构成的湿地景观,形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生态系统,具有和谐、动静皆宜的生态美。
其次,湿地生态文化具有人文特征。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使湿地不再局限于一般的物质概念,而是植入了人文精神的文化升华,这在自古至今的诗歌、绘画等作品中均有体现,在人类的精神深处已留下了深刻的“湿地”印记。
二千多年前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关于湿地的众多爱情诗篇,其中《关雎》中的“在河之洲”的水鸟、“左右流之”的水草,传达的都是美好动人的情意。而另一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营造了湿地洲岛水路萦回曲折、水草迷茫、景物清寒的凄迷、朦胧、缥缈、无垠的意象。
除了诗歌、散文等作品赞美湿地,还有众多的绘画作品描绘湿地。在绮丽的富春江,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他五十岁始学山水画,近八十岁时,开始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写尽了富春江两岸的秋景: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平岗连绵,江水辽远,疏朗简秀。董其昌识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邹之麟识谓“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再次,湿地生态文化具有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我国为例,从先秦时代开始,春季有个很著名的节日叫“上巳节”。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一般定为三月初三),男男女女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而出,在水边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名曰“春禊”。到山谷采摘兰草,到水滨嬉戏洗浴,到郊野宴饮行乐。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端午节,是另一个与湿地直接相关的重要节日。
城市或乡镇泰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湿地直接相关,比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尼日利亚的“捕鱼节”在每年2月末举行,作为繁忙的捕鱼季即将到来的标志,庆祝活动丰富多采。在中,最美丽的应该是“水灯节”。每逢11月份水灯节的夜晚,无论是,只要在濒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都会飘满水灯,烛光中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幸福的靓影,在一片花香与轻快洋溢的“放水灯”歌声中,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最后,湿地生态文化具有地域特征。湿地类型是多样的,在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区分布着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这些有着不同湿地类型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湿地文化,从而使湿地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居住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的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淡水鱼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鱼皮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材料。在中国南方的平原、丘陵和山地,有水的地方都有稻作的影子。在云南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人创造出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哈尼梯田。
四、湿地文化的现实意义
临水而居使人的安全性和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数量也随之增长,湿地给了人类更好的生存空间。随着从湿地获取的物质不断积累,人们开始精神享受,发现湿地充满了诗情画意,开始欣赏湿地的美,从湿地获得灵感创作诗歌,从与湿地的相互作用实践中积累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经验,获得了知识的启迪,懂得了要善待自然、善待湿地。
人们还从对湿地的崇拜和敬畏中寻求祈福,从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链中,以及湿地的萎缩和消失中认知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从感悟湿地的重要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人类在与湿地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着文明的脚步。
认识和发展湿地生态文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湿地生态文化的挖掘、认识和发展,无疑将有助于促进湿地的自然保护;而湿地自然保护的进步,反过来将更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新的不断的发展,这个互动的过程,将促进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的共同持续和进步。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湿地文化的意义,提高湿地文化的软实力,可以促进人类更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满足人类回归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诉求,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而言之,人类的福祉与湿地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湿地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