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巨淀湖的芦苇荡
发布日期:2016-11-01浏览次数: 字号:[ ]

文/陈树庆

芦苇是家乡人的根,无论走到哪里,芦苇总是那样不经意地和你联系在一起,每时每刻都能让你感知到依然深深地生长在那片熟悉的泥土里的芦苇。

在庄子的西面和北面有延绵十几里的沼泽地,家乡人称为“巨淀湖”,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荡,原称“青丘泺”,相传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后,将青丘泺更名巨定湖,又在其湖西立巨定县。《汉书.武帝》中有“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在此地耕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曾神出鬼没于湖区芦苇荡中打击袭扰日军。

每当冬天过去,春巡大地,沉睡了一冬的芦苇开始悄悄返青了,一根根初生的芦苇嫩芽,不甘寂寞地刺破水面指向天空,嫩嫩的黄芽,像齐刷刷的锥子,争先恐后地拔节展叶,饱受春雨的洗礼和滋润。极目望去,像一个个可爱的水中绿色精灵,在春风中尽情地摇曳着青翠,尽性地展示着它那天姿般的野性,悄然改变空旷泥地的颜色,萌生出一片满眼绚丽多姿的海洋。此时,你站在庄头,抬眼看去,眼前一片嫩绿,清清湖水为其缀着花边、嵌着纹线,一直铺到天的尽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绿色地毯。

进入夏季,芦苇在雨水的不断催逼下蓬勃生长,一株株像婷婷玉立的少女,轻摇着翠绿的裙袂,纤腰袅娜,玉臂舒展,由葱绿而渐变为青蓝,鸟儿们嬉闹翻飞在苇杆上,自由忘情地鸣唱,呼朋引伴忙着在芦苇丛里垒窝。微风吹来,苇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声响,浩瀚的芦苇荡无风也起浪,荡漾着绿色的波澜;有风更起浪,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不知疲倦地和着风的节奏,悄声细语地跳着奇谲诡异的舞蹈。芦苇丛中野草丰茂、野花缤纷、野鸭嘻戏、水鸟啁啾。穿行期间,令人心旌摇荡,恍入梦境。夜晚青蛙呱呱的叫声不绝于耳,让人感受到夏夜的无穷魅力。钻进芦苇荡屏住呼吸,深深的吸一口气,五脏六腑里即刻弥漫着芦苇清新的气息,每个毛孔里都散发着畅意。天蓝蓝云淡淡的日子,驾一叶小舟顺着水道向芦苇荡中驶去,两旁高大的芦苇倒映在水里,使水呈现出淡绿的蓝色,显得幽深而神秘。芦苇丛中栖身着不少的鸟儿,突然,鸟儿被惊动扑楞楞地从芦苇荡里飞起来,鸣叫着在低空盘旋一阵,又鸣唱着飞向远方。出了芦苇荡,视野豁然开阔,大片碧波,晶莹透彻,船行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空气里散发着淡淡花香,微风吹来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摘几片苇叶子卷成发声的号角吹响,粗浊清脆、细长宏亮。一时间,清脆的笑声、号角声、悦耳的鸟声、哗哗流水声,交汇成和谐优美的乡间奏鸣曲,在芦苇荡上空来回飘荡。

夏秋之交,芦苇开始抽穗,乡人称为“芦花”。芦苇开花的时节,也是芦苇荡最美的时候。芦花初开时紫红色,像熊熊的火焰,光彩夺目。到了暮秋时节,苇茎、苇叶由碧绿变为金黄;芦花也由紫红变为银白,有如谦恭的侍女早生华发,在涨满了秋水的苇滩上到处是它们飞雪般轻扬的身影,把寥落的芦苇荡装点得富有诗性而空灵。夕阳把淋漓尽致的光辉泼墨般洒在芦苇荡里,闪着金黄色的光亮,在夕阳的照耀下,不仅产生种种奇特的联想,凝重着一抹淡远空灵,绵延着原始般的散逸和清淡,要是有微风习习吹来,摇动芦苇丛,芦苇发出轻波袭岸般的瑟瑟声响,如同悄声细语在念叨什么,就更使你感到芦苇荡的神秘。秋天是芦苇荡中最为鲜活的季节,各种乡野鲜味在尽情遨游、迅捷奔跑,潇洒地林立着季节的希望,用它那似云似雾的白絮、瘦瘦的筋骨、苍黄的躯干,把黄昏的暮霭、远处的炊烟、劳作的薄影裹在灿烂的微笑中,把野地的宁静、荒地的贫瘠、沼泽的秋意浓缩在诗人笔下的山水。倜傥地独守着湖边的一方瘠土。

芦苇收割的季节,人们一镰刀一镰刀地把成熟的芦苇割下来,在洼边的路旁、洼中的土丘上垛起垛来,仿佛一夜之间筑起了无数的芦苇山丘,扎成结实的捆,扛在肩上,那没有落尽的芦苇花便在人们身后洒一路,孩子们在大人的身后追逐着洒落的芦苇花,成为秋日乡村最快乐的一幕。芦苇浑身都是宝,用来编织席子、盖垫、苇笠,打苇箔盖房子等等,乡人更是把芦苇当成柴、米、油、盐的希望,它们被粗糙的大手压成篾子,被纤细的巧手编成席片,一年四季的家吃家用就都有了着落,忙碌的身影更多的是欢笑声。家乡的芦苇荡,掩护了躲避战争离乡逃难的群众、拯救了抗日负伤干部、战士的生命,抗日战争初期,在芦苇荡的掩护下成立了抗日武装游击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成为抗日根据地,为抗击日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芦苇像自由的精灵,独守着家乡滩涂泥淖浅岸上的一方瘠土,苍翠而来,萧条而去,细弱纤瘦的筋骨傲然地迎接着岁月的雨雪风霜,洁白轻盈的芦花在乡野的天空中自由地飘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使芦苇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染尽了千年的风霜,镌刻着历史的沧桑,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人难以释怀的情结。芦苇用柔韧的身躯滋润着村庄,孕育着金色四季,如今,家乡修建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纪念馆,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芦苇荡中整修了水道,供人们在休闲时游览度假,当下的家乡芦苇荡已成为了红色旅游景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