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红树林的根
发布日期:2015-09-07浏览次数: 字号:[ ]
  站在广西英罗港的海边,只要睁开眼睛往海里望去,目光很快便会被蓬勃的绿色生命所感染。无数肥硕的、圆润的、暗绿的叶子,朝天而立,在阳光中闪闪发光。细碎的阳光撒落在叶子上,风吹过,叶子像绸缎一样漫天飘涌。枝叶沙沙的声音,我觉得就是阳光的声音了。那声音,虽然低微得接近于无,但是分明既有形也有声,其中似乎还弥漫出一股淡淡薄荷的味道,在潮湿的空间里四处充盈。   红树林黑色的根,便是在细碎的阳光里凸现出来的。其实首先看到的是沙蟹、小鱼、小虾,以及叫不出名字的爬行小动物。那些小动物,在粗的、细的、长的、短的树根中,忙忙碌碌,穿梭往来。接着便会注意到那些黑色的树根了。无数黑色的树根,插在污泥中。它们看起来数量众多,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但是每一根看起来都保持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不会让人有纵横交错,层层叠叠的感觉,倒像是按计划插在污泥里做记号的无数光滑棍子。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红树林是一种有洁癖的植物。但正是这种有洁癖的植物,下半部分简洁、光滑和树干的上半部分绿叶婆娑,固执地,牢固地,站在污泥中。   看着这些挺立的黑色的树干,我想到了生长在西北沙漠里的胡杨。生长在大海里的红树林和胡杨一样,也是百年生长、千年不腐的植物。虽然一种生长在沙漠里,一种生长在大海边,永远不会相见,永远无法见证对方的执著。但是胡杨和红树林,可能是唯一在生长特征方面能真正遥相呼应,算得上惺惺相惜的两类树种。   红树林的个性特质与胡杨一样,有着极其鲜明的特性。它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科学家测定,红树林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一般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盐的天地中,它们青枝绿叶,生机勃勃,生长得如意、自在。更厉害的是,在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便鲜见它们的足迹,它们竟厉害到不屑于生长在缺少盐的世界!红树林有这样的特性,得益于其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当然也得益于它的叶子。红树林的叶片,光亮如革,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在这方面,红树林与胡杨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异曲同工。   胡杨生长在极旱的荒漠,对水充满着极至的渴望。为获取水分,求得生存,胡杨会跟随着沙漠河流的走向生长。与胡杨不同的是,红树林刚出生便被扔到了海水里。红树林是完全靠自己神秘的生命力,才得以在海水里存活并挺立出海面的。了解红树林的物种归类及其生长过程,我们就知道,它能来到这个世上活一次,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红树林是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林果实内的胚芽发育,会渐渐地变为胎苗,果实成熟之后,胎苗一直留在母树上,利用胚茎上的皮孔呼吸,由母树供给营养。大约经过了8个月左右的发育周期,当胚根长至20~30厘米,胎苗发育才能成熟,才会从母体脱落。脱落的胎苗,没有选择的落向淤泥。如果胎苗向淤泥脱落时,正好碰到大海退潮,正好没有其他树枝拦住,正好能插到泥中,那么,这枚胎苗可能就能在脱落的地方扎下根了。红树林的胎苗,脱落到淤泥,几小时后便能在淤泥中开始生长而且成为新的植株。   如果运气没有那么好,红树林脱落的胎苗未能及时扎根于淤泥,则要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少则一、两天,多则一、两个月,或者数个月,近则漂到三、五公里,几十公里;远则要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的海岸边,才可能寻找到栖身之地了。如果终归没有机缘扎下根,生出新芽,那么胎苗的结果,便只有死亡了。因此,绝大多数红树林的胎苗,都葬身茫茫大海了,只有极少数侥幸地存活了下来。也正因此,红树林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其原生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了生存,红树林和胡杨一样,生就了特殊的根系。红树林的主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是会从主枝干的基部长出多条支柱根, 牢牢扎入淤泥,形成稳固的支架,用以保持植株稳定,既利索,又稳固。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的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被冲跨的情况并不太多。红树林正是靠着发达而稳固的根系,能在风浪中劫后余生,不但自己屹立不动,而且恩泽人类。   生就庞大、发达根系的同时,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极大地帮助了红树植物既能从海水中吸收水分,又从根部长出许多露出海滩地面如指状的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红树林在退潮时甚至被潮水淹没后对空气的需求。根系、树干、呼吸根、绿叶……这些,构成了红树林鲜为人知的生命世界。只有到潮水退下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红树林那纵横交错的树根、支柱根和呼吸根,看到光亮的绿叶下,植物世界之万一,看到生命和生长的历程,如此艰辛!   可能这就是命运吧。植物有植物的命运。在命运面前,大自然也有孱弱的一面。其实,以上说了这么多,只是因为今天又听到了离我家不远的那片红树林遭受砍伐,用以当作圈养大蠔围栏的消息。珍贵的红树林被砍伐,目的竟然是被当做围栏,亏他们想得出!红树林生长的速度,固然远远追不上人为砍伐的速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难道不也可以说,红树林保护人类的速度,远远追不上人类自弒的速度?这样想的时候,我郁闷无比。   我老家人把红树林叫作海榄树。住在海边的人,经常到红树林里挖螺、抓蟹、摸沙虫、拾枯柴,也在树林边放鸭,甚至养鸡,绝少有带刀斧入林的事情,更不用说砍伐了。他们明白与红树林比邻而居是天大的福气。距我家不算太远的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和133种昆虫。红树林里本应就是螺、蟹、沙虫、海欧等动物欢乐和无忧的天堂,也是人类寻生活的天堂。明知如此,人类何苦急功近利侵扰它们?何苦要把自己往绝路逼?   写下这些字的时候,红树林扬花的时节到了。它们的胚芽会发育,会渐渐地变成胎苗。它们中的极少数,会在大风大浪中,劫后余生,日渐长大。它们会长出暗绿色的树叶,在灿烂的阳光中闪烁着生的渴望和光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