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隐居在澳洲湿地的“四不像”
发布日期:2014-07-02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骑颇为怪异,似鹿非鹿、似马非马,被称为“四不像”。平时,我们在说一个东西古怪时,也习惯用“四不像”这个词来形容。其实,在动物界,还真的有“四不像”,譬如鸭嘴兽。   说起鸭嘴兽,现在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不就是那个长着扁扁的鸭子嘴、脚上还有蹼、尾巴又扁又阔、身体圆滚滚的、一身毛茸茸的灰毛,长得有点儿像水獭,也像水獭一样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吗?   没错,鸭嘴兽的长相就是这样怪异,并且,它也正因为长相怪异而被大家所熟知。那么,您知道吗,因为鸭嘴兽的这种怪异长相,它最初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时,曾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困惑和麻烦?   鸭嘴兽堪称动物界的“隐居者”,因为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一带,也只有那里才有这种奇特的动物,并且它们穴居在河、溪的岸边,大多时间都呆在水里,人们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就更为困难。二百多年前,当第一批英国探险者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   据说,当第一个鸭嘴兽标本从澳大利亚送到伦敦时,曾使得当时英国的生物学家们大发雷霆,他们认定,这个“搞怪”标本无疑是几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起来,经人为精心缝合而成的假冒货。   公众也普遍不认可这个“怪物”,当鸭嘴兽标本在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时,几乎每个参观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出它“被精心隐藏起来的线头”,当然,这只能是徒劳。   关于鸭嘴兽的争论持续了很久,最初是争论鸭嘴兽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动物”,当事实证实它确实存在后,争论又围绕着鸭嘴兽是否属于哺乳动物展开。   其实,也无怪乎当时会有如此激烈的质疑,鸭嘴兽这种亦禽亦兽、卵生哺乳的“生物”,在动物学界仅此一例。   鸭嘴兽出现以前,在传统的认知中,哺乳动物必定是胎生的,而绝不会产卵。但鸭嘴兽彻底颠覆了这个概念。   确实,鸭嘴兽就是这样一种使人难以辨别是禽是兽的奇怪动物。它全身长满密密的褐色短毛,不沾水;扁嘴巴,像鸭嘴;脚趾间有蹼,像鸭脚掌,屁股后又拖着一条像河狸鼠尾巴的宽厚大尾巴。正因为这副怪模样,人们才叫它“鸭嘴兽”。   长相怪异也就罢了,更怪异的是它的繁殖方式。这种动物能像爬行动物或鸟类般产卵。卵孵出后,又能像哺乳动物般用奶水喂养幼仔。这就使得当年的生物学家们伤透脑筋,到底该把它划入哪种分类系统?   生物学家们对鸭嘴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早在2500万年前鸭嘴兽就出现了,可以说,它是最古老的、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有哺乳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解剖发现,它身上有一个既用来排泄废物,又用来生蛋的孔,因此,最后确定它是“单孔类卵生”,又依据“体表覆毛”和“分泌乳汁”的特征,将其列入哺乳类,称为“卵生哺乳动物”。因为世界上只有哺乳类动物有圆的毛(鸟类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   所谓单孔目动物,是指处于爬行纲动物与哺乳纲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行纲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纯粹的哺乳动物。也就是说,鸭嘴兽实际上代表着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一个环节,被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称之为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桥梁,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成年鸭嘴兽体长46~60厘米,体重1.5~2.0千克,体毛浓密并且有油脂,利于游泳并保持体温。事实上,鸭嘴兽也正是游泳的能手,它在水中很灵活,前肢蹼足划水,后肢掌握方向和制动,但因为是用肺呼吸,所以不能像鱼儿那样长久待在水中,每隔几分钟就要到水面喘气。   鸭嘴兽属于水底觅食者,主要捕食对象是水中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并且鸭嘴兽的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的食物至少是自身体重的20%。哺乳期的母兽食量则更为可观,捕食任务量之大令人惊叹,因此,一只鸭嘴兽平均每天要花费约12个小时在水中觅食。   鸭嘴兽潜水时眼睛和耳朵会完全闭合,凭借“鸭嘴”寻觅食物和辨明方向。此“鸭嘴”(其实是它的口鼻部)堪称“神器”,上面布满神经,能像雷达扫描器一般,接受其他动物发出的电波。   除了“鸭嘴”,鸭嘴兽还拥有两样“利器”——尖利的钩爪和能释放毒液的毒刺。 先说钩爪。鸭嘴兽四肢很短,五趾长有钩爪,利于挖掘洞穴。每到繁殖季节,成年雌性鸭嘴兽就会精心搭建安全舒适的住所,一般来讲,整个洞穴的长度不会少于20米,期间设置多处隔断,并有多个出口,这样既可以调节洞内的温度和湿度,又便于在遇到危险时“随机应变”。洞穴深处,“准妈妈”会铺设落叶、芦苇等,为自己和未来的孩子们搭造一个乃至数 个“温柔之窝”。   鸭嘴兽一次一般会产出两枚卵,经过两个星期的孵化,小宝宝就破壳而出了。这时,母鸭嘴兽就在自己腹部舐出一条能渗出乳汁的凹沟,哺乳时母兽仰面躺下,小兽爬到母兽身上,顺着这条沟舐食乳汁。大约经过四个多月的哺乳期,小鸭嘴兽便可以独立生活了。 再说它的毒刺。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毒性几乎和蛇毒相近,这是它的“护身符”,所以,如有机会“邂逅”鸭嘴兽,切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鸭嘴兽的牙齿也很有趣。幼年时,也就是在吃奶时,它们是有牙齿的,但随着哺乳期的结束,它们的牙齿反倒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层角质板,猛力咬合角质板,可以砸碎食物。 这种澳洲大陆上的特有的动物,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神秘感。令人痛惜的是,长期以来,鸭嘴兽遭到大量捕杀,以致一度面临灭绝的危险。现在,鸭嘴兽已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澳大利亚政府也已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将其列为国宝的榜首,民间对它们也是宠爱有加。在澳大利亚,鸭嘴兽常作为各种活动的吉祥物频频亮相,就连该国20分硬币的背面图案也是它的“倩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