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湿地里“淹不死的植物”
发布日期:2013-04-03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沼泽和湖泊湿地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沉于水下的淡绿、红褐色植物,丝丝缕缕,氤氲一团,终年水淹不死,鱼、虾嬉戏其间,并以此为食。这种“淹不死的植物”叫金鱼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水流缓慢的池塘、河沟和湖泊水下是它们容身之地。金鱼藻细嫩的茎上有多个分枝,柔软的叶子呈细条状,茎和叶都含有叶绿素,在水底微弱的光线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给自身提供给养。它们的生长、发育、后代繁殖都在水中完成,是典型的“水中人家”。与金鱼藻类同的“淹不死的植物”,在湿地幽静的浅水中可看到不少,如丝叶狸藻,这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嫩柔软,叶像针线一样纤细,除小小花萼挺出水面外,全体沉于水中,在水下完成生命历程;狐尾藻,叶子鸟羽一样排列,丝丝缕缕,雌雄同株,一生平平静静生活于水底;水车前,卵形的叶薄膜一样,白色或淡粉色的花挺出水面,无论酷暑还是严冬,它都能适应,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只要水面不结冰,它就一直绿茵茵地蜇伏在清流下,农人常常打捞晾晒后用作猪饲料;蕴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沉入水中,柔嫩的茎长可达1米左右,线形的叶子,开白色的花,开花时花柄伸出水面。它们都是典型的沉水植物。所有的湿地植物都依赖水环境而生,但因所处水体的位置不同,各有各的适应性。沼生(或湿生)植物偶然为水浸没,长时间的浸泡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挺水植物的根茎长期浸泡在水中,没有充足的水浸泡,它们会不习惯。浮水植物的叶面浮于水,相当于呼吸器官,根茎则长年淹没在水里,一旦离开水环境,很快就会枯萎。沉水植物是植株完全沉于水中,因此,沉水植物算得上是植物中的 “潜水员”了。任何生命体都需要氧气,而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常常只有空气中的二十分之一。要想在水里不被憋死,就得有一套特殊的生存本领。水生植物各怀适应水生环境的绝招: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根茎中空,是发达的通气组织;睡莲等浮叶植物和凤眼莲等浮水植物,靠与外界相通的叶面和茎呼吸氧气;沉水植物则仅靠水内有限的氧气维生,它们的生存原则是“精简”,把大量消耗养料的部分简化了,只剩下细长的线状、丝状、带状叶子,最大限度地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可别小看沉水植物的那些柔软纤细的叶子,它们可以大面积地增加与水的接触,利用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和溶解得极少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即使在氧气缺乏的死水中,仍可以生存下来。沉水植物独特的生息环境,使它们的生理条件也有别于陆生植物。陆生植物的根主要是用来吸收水分,而沉水植物的根却是为了把植株固定在一定的点上。沉水植物的表皮也不像陆生植物以坚硬的角质层减少水分散失,它们的水分可从植物表皮直接进出,因而茎叶十分细薄,一旦离开水,则往往快速失水,随之凋萎,终至死亡。由于水中的阳光不如陆上充足,为充分利用阳光快速完成光合作用,沉水植物的叶面表皮细胞就含有叶绿素,而陆生植物只有在叶肉部分才有叶绿素。在晴朗的天气里,人们会看到一串串气泡从塘底冒出,这是沉水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后释放出的氧气泡。沉水植物以水养命,一旦水竭泽涸,就会奄奄一息。它们大多分布在水流缓慢或基本不流动的水域中,有的伴生在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群落中,有的在浮叶植物带深水一侧形成沉水植物群落,常见种类为眼子菜科、水鳖科、茨藻科和金鱼藻科。在鱼塘池沼中,沉水植物群落是鱼虾贝蟹的栖身地和庇护所,也是蜗牛、水鸭等动物的丰富食物。别看这些沉水植物躲在水底默默无闻,它们同样也有净化水体的身手。因与湖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沉水植物可以成为微生物和细菌组成的“生物膜”的附着基,提供强大的生物分解能力;还可以直接吸收水中所含的氮、盐化合物,这些都是绿色植物的“营养”,经过沉水植物吸收后,水泊中“营养”水平降低了,抑制浮游藻类过快生长。人们利用这一特性,用沉水植物来降解水景中的污染物。武汉一个社区的水景公园污染,恶臭难闻,社区物业采取各种方法都难奏效,后找到武汉植物园请教,科技人员提出引种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方案,将苦草、黄丝草、黑藻等多种沉水植物移植到水景公园,三个月后,沉水植物群落形成,有效降解了污染物,还给水景公园一个清洁面目。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也在向湖水释放大量的氧气,保持湖水的高度氧化状态,促进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但沉水植物耐污性较差,它们的茎叶沉没于水下,与水充分接触,水质污染会降低水域的透明度,减弱光线照到水底,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进行,而且污染物附着在沉水植物茎叶表面,附着物过多时,由于阻碍光照吸收等,易造成沉水植物枯死。每一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逐渐选择了适宜自身生长发育及繁衍的环境,离开了这种生境,植物或者衰退,或最终消逝。生境塑造了植物,同时,植物也改变了生境,适应是植物与生境统一的表现形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