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浅析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关键词
发布日期:2013-02-25浏览次数: 字号:[ ]
【背景】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其还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解读】     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进一步谈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具体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城乡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加强防灾避险体系建设等,并且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顺应自然”。   生态安全格局也称生态安全框架,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包括宏观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及乡村的微观生态安全格局。宏观对应的是全国尺度,生态安全格局被视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等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城市和家园的生态安全,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或控制特定地段的某种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征的生态安全格局,对它的研究与设计依赖于对其空间结构的分析结果,以及研究者对其生态过程的了解程度。        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离不开景观生态学的学术成果。欧洲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强调土地和景观规划、管理等诸多内容,而北美的生态学理论则强调空间格局、过程与尺度的研究,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景观生态学鲜明的可应用价值,从而为我国的生态规划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针对中国严峻的人地关系矛盾,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并持续在多个尺度上进行了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明确提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最核心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在各个尺度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袁弘博士撰文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与构建方法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也直接指导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实践工作。全国数百个城市,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实践工作积累传达着两个信息:第一,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和实施是卓有成效的,如:北京的生态安全构建指导了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四川遂宁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成为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等等。第二,生态安全格局的推广和真正落地阻力重重。还是有很多地区没有完全意识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未能摆脱传统土地和城市发展规划理念的束缚。但是,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明确提出,全社会都将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这一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区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不断变化,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逐步被世人认识。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譬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面积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55.4%。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有鉴于此,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干旱、高寒、严重水蚀与风蚀,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江、黄河、嫩江等大江大河水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削弱;此外,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等。诸多生态问题的出现正是人类长期不恰当行为累积产生的结果,生态灾难足以威胁到国家民族的发展甚至生存。我们面临的生态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已经在扛起保护生态的责任,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逐步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中,中央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人类寻求克服生态危机之道的世界潮流。此后,   我国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各级地方政府在关注区域经济建设和空间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在这个人地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生态保护路径和格局,这也是十八大报告中为何明确提出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因。过去含糊不清的、笼统而绝对的生态保护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国情。在空间发展中,提倡“精明增长”也要提倡“精明保护”,这才是适应未来发展诉求的优良举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