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西溪的三幅面孔
发布日期:2012-08-27浏览次数: 字号:[ ]

     深秋,我踏上了十年未曾履迹的杭州。这次,直奔西溪。车穿过繁华,如同初泡陈茶时泛出的沫;在微微湿润的空气中,我来到杭州边这片水与绿的交融胜境,进入绿茶的芬芳之中。杭州之旅,就像在家随意泡一杯龙井,清雅、自然。

西溪,西湖向西五公里,一片茫茫、蒙蒙的芦苇荡中,泽泊遍地,古树苍天。这处尚在开发之中的景区,已经成为了杭城的“都市隐士”,虽然身处喧嚣,游人如织,但掩盖不了它宛如天人、水洗一般的净;“水”是西溪的魂。

船在“深潭口”靠岸。单是这地名,便足以唤起幽思的想象:你可以理解成在弯曲的河道与芦花深处,渡口斜躺着几叶扁舟;可以把它想做是倒映着无边绿色的一汪莫测潭水,是开元诗人储光羲《采莲词》开篇“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的吟唱。“深潭口”,在蒋村沿河的青石板尽头,在曲曲折折的白墙黛瓦遮掩之中,慢慢跃入你的眼帘;如同狮峰龙井的香气,持久清高,令人神醉——深潭口的“深”,不仅是空间的四维上下,还是时间中你所体会到的那一点一点的、迫不及待的前行。在蒋村的步行,总是在微微惊愕中,惬意而心动。

 

我住在蒋村深处,“深潭口”码头边。这一处古村落已经成为观光客体验的绝佳风景。你很难把它与江南其他小镇混成一片,尽管它们的景观都差不太多。是因为“水”吗?不,不是的。周庄、西塘、乌镇、南浔、同里、朱家角……我走过的江浙名镇大多雷同,“水”在它们之中都扮演着精魄的角色。像茶,没有水的江南,是断断不可想象的。那么,西溪(蒋村)的特色又是什么呢?

住在深潭口的那几天,我总望着屋后的那一小片碧玉般的水域,思考这个问题。在那片水上,木质回廊逡巡蜿蜒,亲水的平台上觥筹交错。你可以在临近水面的一角高台上读书,也可以沿岸撑一把大阳伞垂钓。四处都有桌椅,龙井与咖啡俱备。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那里躺上一个下午,任凭暖洋洋的日头在自己身上打滚、歌唱。我想到的答案:西溪的特色是在“杭为茶都”的环绕中,如一杯温润的龙井,随时而变换气息,它有三幅迥异的颜面,等待你去探寻。

以深潭口为界,南边是河渚街民俗集市。这里的古村落建筑群宛在,沿水而搭的茶楼前飘舞着彩色的幌子;糕点、河鱼、火柿、米酒是这里的特产。村落中央还保留着一间“公社大礼堂”,标识着此地曾有的政治生活。你可以在荷塘边的一溜儿小摊上体验舂米做糍粑的乐趣,也可以登上河渚塔眺望茫茫河沼芦荡。

深潭口北边是蒋村慢生活街区。这是一处入夜方才喧嚣的梦幻温柔乡。不长的小街上列着一排茶室、酒吧、咖啡屋、驿馆,夜色中更有几分妖娆的味道。歌手们在沿街击打着架子鼓,镭射频闪的灯光映衬着不远处林间的沙沙风声,奇怪的LED光板在某处暗黑之中闪烁,它们把“自然”装进了酒瓶子里。而在酒精与音乐的作用下,你可能感觉不到它与西溪本色之间那种强烈的紧张、对立。

这两幅面孔之间,有着莫大的差异,每一个来西溪的人都无从逾越。前者是旅行者徒步或近居者散心的绝佳场所,后者是都市快生活用以宣泄自我、放纵声色的地方。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人间烟火”色。

西溪湿地的第三幅面孔,我在第三天才感受到。你在深潭口登船,摆渡沿水道进入西溪的腹地——这杯“茶”,才算是品出了味儿来。游船在平静的水面行进,垂柳的枝条密密地指向河心,你能在间隙中看到天的颜色。两岸翠竹、红柿、雪芦、寒梅林立,时不时有只白鹭飞过,野鸭成群嬉闹生欢。你可以随处下船,在乡间小径上踩一脚泥,到石桥台阶上刮蹭几下;在某处茶室中静坐,品一品西溪有名的大碗茶。这里有亲切的渔夫烹鲜叫卖,有方熟的火柿悬挂树端。虽已开发成湿地公园,但原始的景观却做了最大的保留;你如行走清明上河之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真正的大道;这一大道的实现,既可以是社会层面的“修齐治平”,也可以是个人层面的“静观万物”。千古文人,无不以出仕兼济天下为首务,又以归隐独善其身为旨趣;而后者,显然更近于“天人合一”。西溪,从来就是隐士们独居清雅之所。明清时期的西溪,耕读传家者尤众,包括在此写下《水浒传》的施耐庵。他们为西溪留下了多丛草堂。邹氏泊庵、章氏梅竹山庄,尤其是明人冯梦桢的“西溪草堂”,印证了“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之句。适宜感受“天人合一”的胜景,往往不在高山绝巅或清幽峭壁,不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而在日常行住坐卧间,在每处恬淡自然的生活之中。天人合一,不是隔断人与物的关系,而是实现它们内在的相通。

要不,怎么说“大隐隐于市”呢?

进入湿地深处,茶轩遍地,多以龙井绿茶为主打。这固然与杭州茶都的地位、与投游人之好的盈利之心相关,但更多的是在西溪宛若天成的境界中,人所获得的谦冲淡牧之感,只能以饮茶为印证。龙井,天然生在江浙,自然与其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也对此地的地方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杭州的多雨天气孕育了龙井的精魂,红壤和湿土给予了茶叶根底,杭州多处的泉为其灌注了神气。因此,杭州人爱茶,杭州城产茶;历史上,西溪之茶曾尤倍于西湖。这样,你在西溪的漫步中,停下来,走进一家茶舍,清品一杯旗枪,恍惚间体味到某种超脱,久久行来的重担在瞬间释下,心静松散,神游天地;那么,请别讶异,这不过是在一处天人胜景中,在茶香的诱导下,创生出自然的“通仙”之感。

这一刻,你大概就已短暂地实现了古人念念不忘的“天人合一”。

西溪的三幅面孔,以前两者为基,用最接近日常生活的烟火面貌、形态支撑起后一幅“天人合一”的深刻。它把生活的本质,用一种现代化的手段揭示给我们,又用一弯贯通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的烟雨溪流,把人文与自然结合在了一起。就像蒋村茶楼下随处可见的“炒青”,把制茶的过程现场展示给你看,让你相信自然可以被手工加以变形,然后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

西溪,是一种自然美学,也是一种生活美学。生活与自然的美,在这一片钟灵的水域中,实现了艺术的境地。西溪问道,得出的是人与物间水乳交融的共生与并存,是“天人合一”感受的油然而生,特别在万籁俱静的深夜水畔,我独自彳亍,听见水中忽然传来一声莫名的“噗通”,风过竹林,月影婆娑。

不知何时才能再有如此闲淡时节,再来品饮“西溪”这杯开物天工的茶……

 

余墨:西溪四日,我为杭州叫好;然而,也为西溪的过度开发感到隐忧。“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键在分寸的把握。旅游产业的介入不可避免,但其所裹挟的“人”的因素,必然破坏“天”的循环。仍以“茶”为例,我在西溪小茶楼喝到的龙井大多茶汤浅薄、粗老气重,售价却不低,显有以次充好的市场化窳败;再者,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云:“杭两山之水……诸山溪涧澄流,并可斟酌”,可惜如今的西溪由于舟楫过多,取水澄澈而泡茶已不可能。惜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