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晏站涂的芦苇
发布日期:2011-07-07浏览次数: 字号:[ ]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一趟晏站涂,那里的建设场面如火如荼,若干年后将崛起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在我的内心深处,更为关心的是那片美丽的芦苇有没有被工程车轧伤。     晏站涂位于浙江省三门县城东部,一面环山,三面环海,是一块难得的滨海湿地。这里河网纵横交错,白鹭翩翩起舞,最让人惊艳的风情却是那一地的芦苇,沿着河港不断蔓延开去,就像是一道道绿色的屏风,守护着这片肥沃的滩涂,显现出非一般的大气和苍茫。         或许很多时候,美的发现都只是一场邂逅,就如我初次到达晏站涂,不经意间被这片芦苇征服。那是1998年的夏天,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家住晏站涂旁边的徐同学执意要我们去他家吃海鲜,因为他老爸是远近闻名的船老大。那天,各色各样的海鲜摆了整整一桌,但味道我全忘掉了,倒是村子堤坝外的那片芦苇,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摇曳。在吃饭前的一段时间,徐同学带我们去村外的滩涂上抓小蟹、拣海蛳、玩泥巴,这些都是像我这样常年居住在山里的孩子所体会不到的。当我站上高高的海塘坝,看到那片绵延足有3平方公里的芦苇荡,霎时惊呆了。一望无际的苇塘,荡漾着清清的碧水,笔直挺立的芦苇在清清的水里涌动着勃勃生机,显示出特有的孤傲和自信。那天的阳光是暖暖的,几只没有出海的渔船点缀在岸边,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阳光的折射下,茂密的苇叶绿得发亮,使整个苇塘都流动着盈盈的绿。当微风轻轻吹过,那片绿色就跟着风慢慢地倾斜过去,又慢慢地折回来,整个芦苇荡就如浩瀚的绿海,波涛起伏,绿浪滚滚,蔚为壮观,仿佛一幅辽远壮阔、浓墨重彩的丹青画卷。     这是我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芦苇,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即使偶尔遇到芦苇,也只有几根或者一小丛,稀稀落落地长在路边,不成气候。直到前几年,县里决定对晏站涂进行围垦,并把这块地方规划为三门县未来的城市中心时,我才开始担心起这片芦苇的命运来。难道如此广袤的芦苇荡,就这样被一座钢筋水泥构筑的、灯红酒绿的城市替代?难道如此坚韧美丽的芦苇,就这样被远处运来的土石,毫不留情地掩埋?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跟随领导到晏站涂考察,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远处的工程车来来去去,即将把土石填筑到这片芦苇荡边。我们从附近村庄的渔民那里租了一艘小船,在芦苇荡里来回穿梭。此时的芦苇荡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略微显得有些冷清,曾经碧绿茂盛的苇叶逐渐枯萎,一些叶子开始凋零。而那些洁白如雪的苇絮,纷纷地随风轻扬,开始了另一次生命的旅程。随着小船不断朝着芦苇荡的深处走去,平静的水面逐渐开阔起来,旁边洲渚上的芦苇恍若电影里的远镜头,慢慢地推到跟前。往日翔飞或者漫步的白鹭,已不见了踪影,或许前几天就飞到更南的南方过冬去了,只有一两个收鱼篓或蟹笼的渔民,从芦苇丛中探出头来,又倏地缩了回去。突然间,海风慢慢地强劲了起来,它一定蛰伏在芦苇荡的深处,出来挽留这片芦苇。面对如此唯美、充满野趣又带点凄清的景色,我有种想哭的感觉。城市化的蚕食,会使这个可以寻梦的地方消失在梦想的尽头,也会使这里的芦苇变成最后的一棵,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我想,假如真有上帝的话,它一定也愿意住在这个美丽的芦苇荡里,不忍心看着它慢慢地从这个世界消失。      或许我的诚心感动了上帝,或许那天的美景感染了所有前去考察的人们,县里决定先把这片水域保留,并把它改造成农业观光园,那么这片土地就应该不会成为最后的一片芦苇地了。当春风吹到晏站涂,这里一定会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与往年一样,不屈不挠地生长出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