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祁连山的“女儿”
发布日期:2011-06-23浏览次数: 字号:[ ]
        题记:古时候,祁连山养育了张掖人民。如今,黑河湿地与张掖人民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祁连山     祁连山,横亘西北、雄峙大漠。她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与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湿地并存,风景独特。     祁连山海拔4300米以上是千年不化的冰川和雪山,雪山冰川之下分布着低矮的高山草甸和突兀的山石。夏季五、六月份,部分积雪融化,祁连山的雪水就一点一点地渗入到这些高山草甸。这里的水总是很清澈,晶莹剔透、冰凉透骨,冰凉中透着雪山的影子。 高山草甸以下就是我们常见的祁连山森林和草原地带了。高大挺拔的青海云杉和古朴遒劲的祁连圆柏相间分布,构成了祁连山“阳柏阴松”的独特景观。受雨水的冲刷和山坡土壤含水下滑的影响,几乎每个山坡的坡脚或两山之间的低凹之处都形成一些长条状平缓的沼泽,当地人称为“湖塘”。     别小看这些踩上去软绵绵的、像泥浆一样的湖塘。这些湖塘是山顶积雪融化成水后的第一次聚集和停留。湖塘里一洼一洼的水静静的,像是在召开一次秘密的会议,相互商量着今后的去留和方向。偶尔能听到湖塘里的水精灵因为太拥挤而向上冒出水面的“咕咕”声,有时也能听到“嘀嗒”声,那是一些不安分的水滴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了,向着下一个水洼串门去了。 这些湖塘看似孤立,实际上通过山梁内部土壤与山梁背后的另一个湖塘相连。贮存于湖塘中的水沿着湖塘台阶式下渗,最后流入山下的一条条小溪。小溪怀着远大的理想欢笑着一路顺流而下,沿途贪婪地收集湖塘中的水,队伍逐渐壮大,终于汇成了一条条大河。大河在祁连山中蜿蜒穿梭,最后终于形成了波涛汹涌的黑河。   黑 河     黑河万溪汇集,至莺落峡喷涌而出,形成了黑河在川区的第一片人工湿地——草滩庄水库。奔涌的黑河水在这里得到了拦截,发挥了蓄洪防旱、润泽地方的巨大作用。     沿黑河顺流而下,经新墩、明永至张掖城西北郊的黑河大桥,这里是黑河最宽的一段。古时候没有水利设施,到了多雨的季节,黑河像发怒的雄狮咆啸而来,在这里肆意横行、任意摧残,把黑河两岸的河岸、农田、植被、土壤全部冲走,只剩下好几公里宽的石砾河滩,让张掖人民吃尽了苦头。     后来的黑河水量减少,上游冲下来的泥土在黑河大桥处沉积,植物又开始生长,形成了黑河的又一片湿地——泛洪平原湿地。勤劳的张掖人民在这里种植河柳、红柳、白杨等树木来驯服这条桀骜不驯的黑河。     过了黑河大桥,黑河稍微温顺了一些。虽然河道依然很宽,但是石砾已明显减少,人们又开始利用多年冲积沉淀的淤泥加梗开沟种植农作物,形成了黑河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第二片湿地——农用泛洪湿地。     不离不弃的黑河没有为自己默默奉献向张掖人民索取一点施舍,在“大湾”、“鸭暖”处拐了一个弯,悠然自得地一路向西而去。宽阔的黑河两岸土壤肥沃,勤劳的张掖人民充分利用黑河水资源种植水稻,逐渐形成了又一片人工湿地——水稻湿地。由于这里的地理条件特殊,用祁连山天然冰雪融水灌溉的水稻风味独特,历史上曾一度被称为“乌江贡米”,誉满华夏。   湿 地     黑河从上游到下游绵延928公里,在张掖有517公里。黑河在张掖大地上一路走来,一路滋润着这片大地,在张掖形成了315万多亩的湿地。在新墩镇的黑河滩,由于河道宽阔,黑河水渗入地下,穿过张掖城区后又从张掖城北郊的流泉一带涌出地面,形成了大片草本沼泽湿地,这就是北郊湿地。     北郊湿地是黑河湿地中风景最美的湿地。张掖人看惯了戈壁的荒凉,受惯了风沙的肆虐,初到北郊湿地,不禁大为惊诧——“干旱的张掖,竟然有这么一大片湿漉漉的草地!”这里溪流潺潺、芦草连片、碧波荡漾、飞鸟云集,人们用最美的语言也无法描绘北郊湿地的美。     但最为独特的是这里的春天。北郊湿地的春来的最早,春节的喜气尚未散尽,四周的农田尚未耕种,大地一片苍黄的时候,你走近这里的湿地就会发现,这里的芦芽、水草已经开始悄悄地吐绿。几天后,鲜嫩的芦芽就已窜出地面,河边的柳树也争先恐后地发起了新芽。从这时开始,北郊湿地的芦芽就打破了冬的寂静,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淡忘了湿地的甘州人民,早已忘记了湿地候鸟的模样。北郊湿地的建设,给了我们认识湿地鸟类的场所。迁徙经过这里的鸟儿,也给了我们重新认识的机会。“看,那儿有一群天鹅飞起来了。”“不,那不是天鹅,是白鹳。”“不,是天鹅。”当我们领着孩子怀着朝圣般的心朝觐这些不俗之客的时候,好奇的心往往会随着它们翅膀的一次扇动而牵引、随着它们的一声鸣叫而激动、随着它们的一个迈步而起伏。但有时候也常常为叫不上这些候鸟的名字而尴尬。     有人说北郊湿地是张掖城区人民的“加湿器”。想想也是,这里水面宽阔,空气湿润、清新,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来到北郊湿地,顿时会感到神清气爽、倍感舒适。这里更像是“补水霜”,滋润着流泉人民那张苍老的脸庞。   情 结     黑河湿地的根深扎在祁连山,一条黑河像是母亲的脐带,把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紧密连在了一起。掬一捧湿地的水,水中倒映着祁连山的雪峰;闻一闻湿地小草散发的幽香,能嗅到千年的松柏香;喝一口湿地的甘泉,能品味到祁连山丰泽的营养。     祁连山与黑河湿地有着隔不断的联系和情思。一曲《祁连山,黑河水!》唱出了张掖人民情系祁连、心怀黑河的真挚感情。如果说祁连山是张掖人民的母亲山,那黑河湿地就是祁连母亲孕育出来的女儿。     这个女儿,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她当作一个可有可无、无所事事的孩子。蓦然间,当人们开始注意她的时候,她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一直以来,她默默地提供着张掖人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在干旱的西北内陆托起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金张掖”。 既要“保青山”,还要“护绿水”。发现了她巨大价值的张掖人民,开始关注这个“女儿”、呵护这个“女儿”、打扮这个“女儿”、夸耀这个“女儿”。二十年前,她的母亲祁连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十年后,祁连山的“女儿”——黑河湿地也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听评审专家们说,黑河湿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全票通过”。这,就是对黑河湿地女儿的最高赞誉,也是对养育、哺育了这片湿地的祁连山母亲的最高荣耀。     躲在深闺的“女儿”,经过张掖人民的简单打扮,就在全国的“佳丽”中脱颖而出。从此,祁连山领着她的“女儿”,走出了西北,走向了全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