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海滩上的坚守者
发布日期:2011-06-23浏览次数: 字号:[ ]
        每年初春,渤海湾边的滩涂和与其牵手的沟沟壑壑苏醒过来的时候,那泛着白色盐碱的湿地上,就会萌动起微微的嫩绿。         春风拂来,黄蓿、盐蒿、马鞭、碱蓬、芦苇这些顽强的野草携着伴,便把那黑色泥土上面挂满盐硝的表皮划破,挣扎着出生了。未来的岁月里,它们就将伴着咸涩的海风,在红嘴鸥和水鸟们的吵闹声中与大海共舞。     这些耐盐碱的野草在荒芜中开始发野的时候,也施展着各自的性格。海水总是被嫦娥戏弄,潮水一天两次莅临盐碱滩涂,企图爬上岸边。在疯狂海潮的淫威之下,盐蒿、马鞭、碱蓬和芦苇却畏惧地躲在沟壑和河塘边。只有那黄蓿,把自己娇柔稚嫩的爱,奉献给发飙的大海。     黄蓿是大海的子孙,它喜欢大海的拥抱,它们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就是在海潮一次又一次的洗涤之中繁衍,生根、发芽、长叶、结籽,最后它们渐渐地衰老,直至死亡。     春天,黄蓿把根深深地扎进盐碱滩的泥土里,地面上的嫩茎滋生出细腻圆滑的叶片。黄蓿的叶子细长而圆润,纤柔的肌肤里包裹着微微咸涩的汁液,它带着清香,带着饱满,也带着淡淡的色泽,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坚韧地迎着海风成长。初生黄蓿的嫩叶大部分是淡绿色的,只有接近盐碱泥土的叶子会染上几抹淡淡的红。     它们成群结伙地从泥土里钻出来连成了片,弥漫在苍茫的海滩上。那聚集起来的黄蓿,借助蓝天中洒下来那一缕缕白炽的阳光,折射在遍野晶莹饱满的嫩叶上,漫无边际的滩涂就变成洒满浅绿色翡翠的海滩,翡翠的下面又好似铺垫着几丝淡淡的玛瑙托衬。     黄蓿并不孤独,总有一些生命与它们为伴。除了经常在海边栖息的水鸟们来这里觅食,更有一种叫做螃蟹叶子的两栖小动物在滩涂上掏洞安家。手表大小的螃蟹叶子每天蹲在黄蓿棵子旁,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一有风吹草动,那些小精灵迅疾躲到自己的窝里。     到了夏季,灼热的烈日便把那些生长茂盛的黄蓿烤晒得油绿。     黄蓿的木质身体坚硬了,也在那变粗的主干上生出很多的枝杈,一株株勾肩搭背,一簇簇拥抱在一起。他们相互依托着浸染整个海边的滩涂,滩涂就有了一线生机。那海洋一般的绿色下面,却隐藏着盐碱泥滩的咸涩和永不干涸的泥泞。水鸟可以钻进黄蓿丛中躲避危险的袭击,螃蟹叶子防备日光的暴晒有了避光的草荫。大海每天还是因循守旧地把海水涌向湿地上的黄蓿,将黄蓿搂在咸涩的怀中。潮水袭来时,黄蓿刚毅地立在水中,任凭海浪的拍打,摆动着全身做着抵御,那深深扎进泥土里的根基,让它们在滩涂上生存的决心毫不动摇。海水退却后,那些被海水亲吻和涤荡的湿漉漉的叶片,伴着天空翱翔的红嘴鸥的尖叫声,笼罩在柔和的阳光下就更显得翠绿和炫耀。     夏季黄蓿的绿就像画家在画纸上泼墨,一幅浓笔的国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低平的湿地上,带着几分醉意,几多踌躇,静静地守候着一片宁静。     秋天的到来,强劲的西北风驱赶着滩涂上空的湿滷和咸涩。     秋,便把瑟瑟凉风中的黄蓿,由绿催促成了红色。那渐渐变红的黄蓿,如同正在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最后烧遍整个海滩。到了深秋,滩涂上的绿终于被秋风涤荡,海滩完全被鲜红的黄蓿染尽。 火红的大地是生命之火,它经历了春的萌动,夏的渲染,便来到了这秋的奔放。     红嘴鸥依旧在海滩的上空盘旋,螃蟹叶子也和从前一样趴在黄蓿棵子底下等着送到嘴边的美餐,水鸟的叫声在这凉爽的季节里似乎变得凄惨,海潮冷冰冰的咸水却继续不停地光顾着变红了的黄蓿。     这时的黄蓿把自己装扮得最为美丽,它用一生的经历造就了这最后的完美,在滩涂上塑造了一片红色的“地毯”。有它在海滩上点缀,那天空更蓝了;有它在海滩上点缀,那大海更绿了;有它在海滩上点缀,那阳光更灿了;有它在海滩上点缀,那晚霞更红了。     然而,冬天的来临,便让那曾经火红的黄蓿走进了颓废的深渊。     黄蓿原本饱满的叶子干黄了,一片儿一片儿在寒风的抽打下,从枝条上跌落下来。它终于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撒下延续自己生命的种子,黯然伤神地把生命中最后的爱留给了大海。 黄蓿叶子和种子都可以食用,但是我家乡的人们过去却很少吃黄蓿。记得小时候,小镇外边的任何一片坑塘里都有很多鱼虾,也容易捕捉,所以家乡人更喜欢吃鱼吃虾。不过也有些老年人掐些黄蓿的嫩叶,或配以佐料凉拌,或作为饺子馅,偶尔改变一下口味。             如今,在家乡的很多餐馆都把黄蓿作为一道风味野菜端上餐桌,从而,这个被海水泡大的野草被餐馆老板们抬高了身价。     黄蓿,学名翅碱蓬,藜科,碱蓬属,又名黄蓿菜、黄须菜、皇席菜等,分布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的盐碱荒地上,是一种典型的盐碱指示植物,也是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的先锋植物,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