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冬日的涠洲岛
发布日期:2011-06-23浏览次数: 字号:[ ]
        涠洲岛,四面环海,在北海市的东南方向。它属于北部湾海域,南望海南岛,东邻雷州半岛,西南靠近越南,是广西的第一大岛。我们从银滩国际客运港乘船,到涠洲岛,约21海里,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因此,在北海市陆地,往南眺望,看到的只是茫茫的大海,根本瞧不见涠洲岛的影子。     涠洲岛是海城区的一个岛屿镇,也是首批国家优秀的旅游城市。在我们抵达北海的当天晚上,市委书记王小东宴请我们北京一行客人,席间就问道:“大家上岛没有?北海的优势就在岛上!”他指的岛上,就是指涠洲岛。 这次,领着我们参观的,除了海城区委副书记曾伟外,还有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她叫吴丽霞,是海城区委组织部的干部,脸上常挂着满腔热情的笑容。小吴虽然不是旅行社的,但胜过旅行社的导游。我们刚一到码头,早已等候在此的小吴就自我介绍:“我是在涠洲岛上长大的,非常有幸为大家服务!”     在船上,小吴的介绍非常严谨。她说:涠洲岛上有1.6万人,面积有26.88公里,含附近的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叫斜阳岛,1.89公里,岛上有68户人家。这个月份,在北京已是天寒地冻,树木凋零,出门离不开棉衣棉裤。而南国北海的涠洲岛,白天都是二十六七度左右。温暖如春,树木翠绿,繁花盛开,彩蝶纷飞,是岛上最为鲜明的特色。在岛上游览,穿件夹衣,显得非常舒适悠闲。     涠洲岛,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原汁原味。我们上岸后,坐上车子,除了码头,车子在岛上行驶,起起伏伏的,都是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小路没有铺沥青,也没有撒石子,一水的土路。路两侧,是特别茂密的野生的灌木,高低错落的,混杂在一起。有扶桑、三角梅、福建茶,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南国特有的植物。灌木丛中,时不时伸出几株高大的常绿乔木。多数乔木,是比北方柳树叶子要窄要密的木麻黄。            小路的两侧,全是湿地围垦的农田,种植着成片成片的香蕉。硕大的香蕉叶子油绿油绿的,向上舒卷着,中间倒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香蕉。此时此刻,不由得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看过广州知青孔捷生写的一篇小说。一个男知青,在海南乡下插队。一个夏日的晚上,和心爱的女知青坐在香蕉林下,依偎着,说着悄悄话,明晃晃的月光映照着他们幸福的脸颊。激动之余,彼此一言不语,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真是情意绵绵。周围很静,静得从肥大的香蕉叶滚下的水珠都叭叭作响。     还是回到眼前的涠洲岛吧。据说,岛上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就是香蕉,差不多有7千多亩,就像北方种植成片的玉米那么普遍。零零散散的土地,种植的则是木薯。看来木薯刚刚收获不久。新翻的土地上,晾晒着白花花的木薯片。沿途两侧,还可以看到老牛在田里慵懒地游逛。     中午,在岛上就餐,是在一株两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下,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食物。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猪肉,是腌制蒸过的。吃到嘴里,顿时一股浓郁的肉香便飘进喉咙。端菜的服务员说,这肉是香蕉猪的肉。为什么叫香蕉猪呢?大家感到好奇!小吴解释说,我们这里的猪从来不喂饲料,主要喂的是香蕉,所以称为香蕉猪。 饭后,上来一盘香蕉。香蕉有在北京常见的芝麻蕉,也有跟中指那么大的香蕉,当地称之为小米蕉。不论是什么蕉,加工都不用化学原料,而是码在加热的大缸里,插上三柱香,盖上盖子,闷三天。这样加工的香蕉,可以保持原有的香味不变。餐桌上,端来的一道又一道的海鲜,如赖尿虾(北方称为皮皮虾)、花蟹、锅盖螺、海参、泥黄鱼、贝类等,更是无污染过的。按小吴的话说,海水都是湛蓝湛蓝的,想有污染都难!     岛上的民风相当淳朴。小吴说,很多年了,天热时,这里的人们都开着窗子睡觉。出门下海捕鱼捞蟹,下田从事农活,日出而出,日落而归,也不上锁。走过几家住房,院子里,有坐在树下竹椅抽着水烟的老人,也有在跟猫咪玩耍的孩童,还有一群又一群的土鸡在地上啄食,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我们参观了一个100多年前建造的教堂。这里的人,有不少是信奉天主教的。教会教诲他们在家仁慈,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爱;在外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教堂的前面,有一块空地,摆满了卖贝壳、香蕉、木瓜及当地小工艺品的小摊。摊主站在摊位里,遇有游客上前,便笑眯眯的,自报价格,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讨价还价是不可以的。我们停车,路过几个摊位群,只见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左手拿有装满矿泉水瓶子的贝壳,右手提一塑料袋贝壳,在转来转去,用力地吆喝。看见我们的车子,小男孩凑近车身,只是冲着车窗里喊。车门敞开着,他却并不上车。     涠洲岛这几年游客多了,与这里前几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关系很大。地质公园有它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有数百亿年地球变化所形成的地质遗迹,自然天成,无人工雕饰。2002年6月,北海市海城区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对涠洲岛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地理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专家组经过一年的考察后认定,涠洲岛火山地质公园是中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岛,具有中国最典型的火山机构(火山口)、中国最丰富的火山景观、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多期火山活动。岛上有南湾火山口、鳄鱼山火山口、横路山火山口、斜阳村火山口、婆湾火山口等5个火山口。岛上火山喷发后,随后海洋升高,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弹等。         我们沿着一个下坡的小径,穿过密密麻麻的植物,来到山脚下的海岸边。只见像蓝天一样的大海上,浪涌波兴,空阔无边,飞鸟水禽,时隐时现,真是气象恢弘。顺着山脚走,火山熔岩形成的礁石、山体,虽然经过上万年潮汐的侵蚀,仍可以看见熔化后的痕迹。而且,这海岸边,经过海浪无数次的冲刷,形成的鳌鱼、海豹、海牛、大鲸、海豚、海参、海龟、海马、鱿鱼、鲍鱼、石斑鱼、青蟹、对虾、海星、海螺、海蜇、海蛇、海狗等各种海洋生物,惟妙惟肖,游人好像走进了“天然水族园”。在东北岸和西北岸的沙滩上,细心点儿的,还可捡到大似蚕豆的碧绿透明的玉石。     下午两点半,乘船从岛上出来,坐在船舱里,包括回到北海市区的晚上,脑子里想的还是涠洲岛那些美妙的印记。涠洲岛,很像是大海中的世外桃源! 游了涠洲岛,真的不虚此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