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关于建设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的探讨
发布日期:2011-06-23浏览次数: 字号:[ ]
1.湿地与湿地森林公园 1.1湿地及其功能     湿地,狭义上被认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为海洋以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淡水咸水沼泽、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边洼地、湿草原等。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地表水多,水是导致湿地形成、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无水不成湿地; (2)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有明显的潜育层; (3)受水的,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湿地可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百鸟乐园”。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湿地对气候与水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湿地含有丰沛水量,比陆地具有更大的比热,高温吸热,低温放热,从而调节气温,减小温差;同时,湿地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雨季可以调蓄洪水,降低洪峰,并及时补充地下水,旱季可以增大蒸发,增加降水,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②、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净化能力。     湿地由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体以及砂砾基质组成,它们之间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使湿地成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污水处理厂”。大面积湿地可以直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细菌和有害气体,与降水、径流带来的尘土及有害物质一起沉滞于基质,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当污水流经湿地时,悬浮物会沉降并被基质与植物过滤;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氨与硝酸盐被脱氮细菌分解为氮气或被植物吸收;磷随钙、铁、铝的化合物沉淀,吸附于土壤或被植物吸收;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通化氧化、沉淀和植物吸收来去除;而病原体则被其它生物摄取或被某些水生植物分泌的抗菌物杀死;最后流出湿地的水质会得到彻底净化。 ③、提供动物栖息地功能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④、湿地的景观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大面积的湿地、飞翔的水鸟、自然生长的水生湿生植物和蓝绿色的水面,自然宁静,给人以美的感受。 1.2湿地公园的产生及其内涵     人类起源于水,在其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留下了离不开水的痕迹。近水、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对话最常用的“语言”。水域滋养人类文明,是城市产生的摇篮。自古以来,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都是城市定址的首选地段。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如罗马、柏林、莫斯科、华沙、伦敦、巴黎等,都在河流岸边,并且河流穿城而过。全球范围的河流海洋沿岸,分布着一个国家大多数城市,形成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为防洪抗潮而修建江岸、海堤,把人与水分隔开来,使人们无法方便地接近水面;更有海滩或湖滨的污染,淤泥漫漫,野草丛生,使人望而生畏。  近年来,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类型多样性,人们开始认识到滨水湿地的潜力,并对滨水湿地拥有的开放空间、生态功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利用。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的“港口再建计划”,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海滨“1992奥运村Nova Icaria”计划,美国费城的德拉瓦河岸Penns Landing 开发计划,美国纽约曼哈顿哈得逊河畔的滨水游步道设计,日本富山的21世纪水公园神通川综合整治计划,日本的“中之岛”改修与滨水游廊计划以及新加坡的新加坡河地区更新计划等。  我国滨水湿地区的整治和开发也在起步。湿地成为了城市开发的重要资源,其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丰富景观类型等方面,将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湿地公园也就应运而生了。湿地公园应具备以下特点: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中国的湿地公园是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中有关“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及其他湿地保护管理文件的精神指引下划建的公园类型,是中国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有两种类型的湿地公园,即“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   2.建设湿地公园的创新意义 2.1 湿地公园新增绿地,提高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湿地园林可新增绿地。例如,一些视觉质量较差和培植条件较差的低洼地、茅草地、洪泛区、滩涂等湿地,以往不被重视,或其部分被填平改造成陆地后再进行园林建设。湿地公园则要求对这些地方根据其自然生态系统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建设,这样既可节省建设资金,又可形成特色景观。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全球生物物种和生态类型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保护生物多样性已上升到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地球的战略高度。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也就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极为缺乏,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我国城市大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我国水生湿生植物近2000种,通过引种驯化繁殖,将极大地丰富城市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构建的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湿生植物群落等,又将丰富绿地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从而整体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2.2 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重建和恢复的一个新途径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人类文明都是由水系发育的,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还是中国的古代文明,都起源于河流湿地。湿地是淡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是解决淡水危机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湿地公约》把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没有湿地就没有水”。保护好湿地的健康,确保淡水资源和大量食物来源的安全,这是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是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破坏严重的湿地,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和植物群落重建,可加快湿地植被的恢复。“给湿地在城市安个家”,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最好措施之一。在多种重建和恢复中,湿地公园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必将受到重视。     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仅仅是走出了城市湿地保护和促进其生态健康化的第一步。我们更需要在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上花精力,在合理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下功夫。实践已证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还将会使所在城市获得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城市湿地公园自身也将成为全国同类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2.3 湿地公园塑造城市园林绿化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从北到南地跨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从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降雨、湿度等自然条件明显不同,加上城市园林发展的基础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城市园林应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是由于造园手法和园林植物品种相对单调等原因,城市园林绿化的外貌却有趋同势态。     我国湿地类型多,但在全国分布极不均匀。各城市根据其拥有的湿地资源进行湿地园林建设,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现已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从南至北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山东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每处各有自己的特色。    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初探     受观念、人才、技术和苗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湿地公园建设相对滞后,围绕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纯自然保育主义。这种观点主张让自然进行自我修复,不要人为参与,反对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湿地。另一种观点是人定胜天。设计建造城市湿地像做水景设计一样,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设计,完全没有自然的成分。     当前国内外城市进行生态重建,其中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保护和利用水生湿生植物及其生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这么认为,建设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重建的一个重要和有效途径。此外,通过湿地公园建设,能缓冲城市硬质景观的压力,满足人们亲近、回归自然的需求。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和公园的复合体,除了多种自然功能之外,还具有历史、文化、旅游等社会功能。以当今公园规划设计理念而言,设计师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从人的尺度、需要、情感、知觉等出发,满足人类生存、大众行为、游憩娱乐及心理需求,强化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空间的融合。  作为人类亲水天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湿地公园不仅具有湿地的生物、土壤和水文等特征,同时又是人类以一定的审美眼光通过人工干预促使其发挥其观赏、娱乐效果。因此,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教育等需求,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为人们提供交往、聚会、休憩、游玩、演出等多样活动集合的游憩场所。实践已证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成为城市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还将会使城市获得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城市湿地公园自身也将成为全国同类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