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以修复保护区域生态为首任 再现“江南水乡”醉人风光
发布日期:2011-10-13浏览次数: 字号:[ ]
        京师西北郊的上庄地区是一个山清水秀、上风上水、历史上著名的湿地区。早在清代初期,就已成为满族皇室贵戚叶赫那拉氏的赐地,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明府花园就兴建于此。姜宸英撰《苇间诗集》有题为《容若邀游城北庄移舟晚酌》描写上庄景色的诗一首: “散漫杨花雪满堤, 停船只在画廊西。 东风底事吹归急, 不管狂夫醉如泥。”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坐落于这景色如画的世外桃源中。2005年6月,翠湖湿地公园成为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的城市湿地公园。目前,公园已完成一期湿地恢复建设面积5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30公顷,二期正在建设之中。公园总体建设规划面积约157.6公顷,水域面积将达到90公顷。建成后的公园将是一座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使游人在生态湿地休闲自娱中,得到科普文化知识的熏陶和便利的服务。目前公园一期还处于封育修复保护期,尚未对外开放。         虽然翠湖湿地公园为新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公园位于西北郊湿地的核心区域,属北四河下游平原,是典型的库塘湿地类型。在清代以前,公园所在地就著有“江南水乡”之美誉,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清代最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他的家族生于海淀、葬于海淀。纳兰性德生性厌恶荣华富贵,一心向往清心寡欲,他当时的家“明府花园”就建在上庄地区离翠湖湿地公园不远处。他经常在府内邀朋友在府内饮酒赋诗,“一湾裂帛湖流远,沙堤恰环门径。岸划青秧,桥连皂荚,惯得游骢相并。林渊锦镜。爱压水虚亭,翠螺遥映。几日温风,藕花开遍鹭鸶顶。不知何者是客,醉眠无不可,有底心性。砑粉长笺,翻香小曲,比似江南风景。看来也胜。只少片夭斜,树头帆影。分我鱼矶,浅沙吟到暝。”这首词便是他在家中庭院,遥望周边景色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上庄地区就是一派幽静、依山旁水的田园风光。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各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然这里生态结构仍接近原生态,拥有较为完整稳定的食物链,依旧是地形多样、食物丰富、自然环境和谐、隐秘的生物乐园。           翠湖湿地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00—350mm,年蒸发量1600—1800mm。受季风影响,年内各季节降水量分配不均匀,冬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潮湿多雨。8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6、7、8、9四个月,干旱季节明显。年均气温13.4℃,最低月平均气温-13.8℃,出现在1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6.6℃,出现在7月份。         截止至2011年6月,翠湖湿地共记录到植物284种,分别属于61科170属;鸟类159种,其中湿地鸟类80种,分别占全国和北京湿地鸟类的29.2%和61.54%。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6种(黑鹳、金雕、黑颈鹤、丹顶鹤和遗鸥、大鸨),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1种(白鹈鹕、白琵鹭、大(小)天鹅、白额雁、鸳鸯、鹗、普通鵟、鸢、白尾鹞、红脚隼、燕隼、灰鹤、白枕鹤、蓑羽鹤、雕鸮、东方角鸮和大鵟、凤头蜂鹰、毛脚鵟、苍鹰);观测到鱼类18种。水生动物经过保护和人工饲养,品种相对丰富,鱼、虾、蟹、软体动物、浮游生物均成自然体系。     本着“生态优先,公益事业”的建设管理原则,翠湖湿地公园以修复和保护区域生态为首任。在充分保护和修复下,如今翠湖公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水质逐年提升。          翠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用水水源主要是由当地产生的地表水进行补充,一期公园西边和东边各有一条泄洪沟,在雨季时为其补水。翠湖湿地水循环的主体是地表水、再生水,与上庄水库形成互相调剂,次循环是缓慢的渗漏、蒸发等。此外,将建成的污水处理工厂,届时也会为湿地进行补水。同时,湿地的净化功能对中水进行自然深度净化,形成水循环,且公园一期每年可涵养水源45万立方米。     目前公园内各主要湖泊的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标准Ⅱ~Ⅳ类,水质良好,用于实验的50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污水100~170吨,出水水质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同时,公园各湖的水质均好于上庄水库的水质,说明公园对改善周边环境水质具有明显改善的作用。     由于公园位于北京市的西部生态带,区域内大西山蜿蜒西卧,南沙河、北沙河、京密引水渠穿越其间,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在未来的五年内,一个“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北部新区迅速崛起。这个以生态为先的新区将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核心,形成绵延近17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称为“生态绿心”,这颗“生态绿心”隐于山水间,与自然共生,将成为北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引擎。建成之后,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将成为北京有代表意义的一流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不仅能够充分运用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养水质等特点为周边产业基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保持、恢复海淀北部自然水面、原生态用地和乡土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设添砖加瓦。  “夜色湖光两不分, 碧云万顷变黄云。 分明一幅江村画, 着个闲亭挂夕曛。”     远处,一行白鹭齐天飞,近处,身边芦苇随风摇。短短几年,翠湖湿地已经成为以自然湿地原生态为特色,突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独特的公园类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翠湖湿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像纳兰性德当年描述的一样,无边稻田和不尽湖光连成一片,西风猎猎,塞鸿低翔,再现凤城北郊“江南水乡”的醉人风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