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电子读物
《国家湿地》第七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七十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六十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五十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四十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三十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二十期
《国家湿地》第十九期
《国家湿地》第十八期
《国家湿地》第十七期
《国家湿地》第十六期
《国家湿地》第十五期
《国家湿地》第十四期
《国家湿地》第十三期
《国家湿地》第十二期
《国家湿地》第十一期
《国家湿地》第十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国家湿地》第七期
《国家湿地》第六期
《国家湿地》第五期
《国家湿地》第四期
《国家湿地》第三期
《国家湿地》第二期
《国家湿地》第一期
《国家湿地》第九期

关爱自然 保护湿地 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发布日期:2011-10-13浏览次数: 字号:[ ]
教育教学目标: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首都西北八达岭长城脚下,是由官厅水库北京辖区及环湖海拔479米以下滩涂、草甸、妫水河下游干支流组成的人工-自然复合型内陆湿地。区内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雄厚的教育科研力量、完备的服务设施,为中小学社会大课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通过参观湿地博物馆、走进全球最大的“碳汇”——湿地探索“地球之肾”的储碳吸碳功效、在畅游鸟类天堂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亲近自然中动手制作纯环保生态书签,从而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湿地、共建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倡导学生从小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实际操作及案例介绍: 一 以“四个建设”为中心,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助跑     从2008年9月1日,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两年来,我们以满足中小学生的需求为原则,以弘扬湿地文化为基点,以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室外教学站点建设方面大胆地创新,使野鸭湖的大课堂活动初见成效,得到广大师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1 在组织建设上我们联合相关部委成立联合机构,形成教育合力。 2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成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各学段的学生有不同水平能力的教师做指导。 3 在教材建设上我们使单一的图文教材丰富为生动的影像资料、有趣的动手实践、参与互动的教学体验,“四季野鸭湖电子相册”“春之物语纪实风光片”“野鸭湖观鸟手册”“野鸭湖湿地植物手册”“生态书签制作方法”“昆虫乐园”“畅游鸟类天堂”等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并给予好评。 4在野外教学站点建设上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了“湿地珍稀植物展示园”“观鸟塔”“湿地绿色长征路线”“退化湿地修复基地”“亲子亲鸟乐园”“生态书签现场制作”等项目。其中“湿地珍稀植物展示园”获得2009年“北京市青少年环保教育优秀项目奖”,学生们制作的芦苇画在2010年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被文化部农业部评为“优秀项目奖”。目前我们的芦苇画、生态书签制作等已与我县太平庄、康庄、大柏老等四所中小学签订校本教材合作课程。学生们可以亲自选用湿地植物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座右铭粘贴等。康庄小学季贵武校长拿着学生的作品欣喜地说:“这些作品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孩子内心世界崇尚的理想。像书山有路勤为径、像天道酬勤、像人鸟一家亲等作品都蕴含着人生哲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二 以“湿地博物馆”“湿地研究中心”“没有围墙的湿地学校”为依托,为社会大课堂提供菜单式教育教学服务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也是开展生物、物理、地理、环境道德、语文、音乐、美术等教学的课外基地。目前的教学资源主要有“野鸭湖湿地博物馆”“北京湿地研究中心”“首师大湿地教学研究中心”及野外十万亩湿地资源。为积极配合大课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最大化地满足学校要求配合社会大课堂的深入开展,两年来我们在首师大、北林大的协助下依据教科研中心的课程需求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开发了不同的教材和课例,拓展了教育内容,推出了自选时菜单服务。在菜单设计中,我们融合了观察、体验、创作、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将使学生们快乐地投入,收获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首先我们把枯燥、生硬的知识接收变为了趣味盎然的求知之旅,学生们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然课堂中得到信息刺激和阐发。     其次,让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和灌输,而是以“教”为辅,以“学”为主,让学生能够亲耳听、亲眼看,身处实际环境中自己观察,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再次,只有到环境中来,才能体验到环境的神奇与奥妙。在如此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只用语言来教育学生,未免太苍白无力,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才能让他们体验到环境的魅力。而保护环境也不再是一句空谈,是要用行动落实到实处的,这也需要他们的一份力量。     延庆县康庄小学马瑞旭的课例“走进野鸭湖湿地,感受生物多样性”获得市级奖励。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研究室主任陶立光曾多次到野鸭湖视察指导,肯定我们工作的同时对我们的菜单时服务课程提出宝贵的完善意见。   具体案例: 1 参观湿地博物馆     首先由讲解员们各自带领着一组学生,依参观次序向同学们介绍了野鸭湖的概况、湿地的知识、野鸭湖动植物的分布状况等。通过参观湿地博物馆,让学生们了解包括湿地的定义、类型、功能等知识,以及野鸭湖动植物特点及分布情况,着重让学生在鸟类展厅学习鸟类基本知识,通过展板的知识介绍了解鸟的六大类群,并仔细观察鸟类标本,总结鸟类的特征,并将不同种类的鸟进行区分。其次在参观结束后试将鸟类展厅标本按照科、属、种进行分类;或按照类群分类,并分析、比较几种野鸭湖猛禽、涉禽的体征差异(自己收集、查询相关资料)。 2 畅游鸟类天堂,体验人与自然和谐     首先由鸟类专家首师大高武教授为学生们讲解野外观鸟的基本知识,其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观鸟设备,然后进行徒步户外观鸟,让学生们在观鸟的过程中体验观鸟的乐趣,使学生由看标本认鸟,上升到观鸟,从中真正的认识鸟,并培养学生们对鸟类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在交流观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分享事物的能力,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3 我的湿地绿色长征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骑自行车沿指定路线快速到达终点,这阶段需计算时间;第二阶段徒步前行并沿途采集指定范围内湿地植物;第三阶段跑步穿行浅滩湿地;结果以时间和采集植物种类联合计算名次。本活动旨在检验学生对湿地植物的认知识别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意志。 4 “湿地百草园”探秘    在异彩纷呈的植物王国中,比重并不大的湿地植物因它生长在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而凸显它独有的魅力。同时,湿地植物也因其日益上升的生态价值而被广泛关注,它们不仅是地球的过滤器、净化器,还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它们有的是牲畜的美味饲料,有的可以做工业制造原材料,有的可全草入药为人类减轻病痛,有的可为我们提供餐桌上的美食,有的是勤劳的蜜蜂的蜜源,有的可作观赏干花,有的是水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有的是昆虫的乐园。本活动将带领同学们走进湿地百草园探秘。 该活动可依学校需求设计课时,既可以夏令营方式连续几天活动,也可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如果时间有限还可以用半天时间完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集中学生参观“野鸭湖湿地植物展示园”,认识典型湿地的外观,了解其生态功能。对夏令营形式的我们增加野外湿地植物的辨识,并动手采集制作标本和生态书签等,提升湿地文化。对研究性学习形式,我们结合自然规律,在湿地植物的生长周期内持续观察研究得出结论。   经验介绍及未来展望:     社会大课堂顾名思义是个大课堂,还是个丰富多彩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大课堂。过去两年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相关业务单位的大力支持,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开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北京市政府督学室副主任关国珍到我基地视察,在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后指出“作为资源单位能够以开放的胸怀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顺利开展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取得实效性成果,值得学习和肯定!”今后,我们力争在湿地文化挖掘、教育手段创新、学生参与课程研究等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回报社会、回报教育事业,让学生在大课堂这片沃土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